当始祖鸟携手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起绚烂烟花时,他们或许以为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艺术盛宴,是对自然的致敬,却未曾料到,此举掀起了轩然大波,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打着环保的大旗,行破坏环保之事,曾经备受尊崇的始祖鸟,此番却沦为众人口诛笔伐的“炸山鸟” 。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这场烟花秀号称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烟花,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还制定了生态风险应对预案,似乎一切都在环保可控范围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青藏高原,尤其是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宛如一个精致而脆弱的水晶球,任何微小的破坏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即使使用所谓环保材料,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材料降解速度、对土壤植被的长期影响、对野生动物的惊扰等,都充满未知与风险。
始祖鸟一直以来都以“热爱自然、敬畏户外”的形象示人,“无痕山林”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其官网也反复强调品牌对环保的重视,甚至提出“没有气候正义,就无法实现全球平等”这样宏大的论述。可这次烟花秀却将这些漂亮的言辞狠狠击碎。一边宣扬着环保理念,一边在脆弱的高原生态上肆意妄为,这样的行为充满了虚伪。商业利益的追逐让始祖鸟迷失了方向,背离了品牌创立之初的初心。在商业版图不断扩张,业绩蒸蒸日上之时,始祖鸟似乎忘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大自然,而非一场博眼球的烟花表演。
再看此次事件的审批环节,着实令人费解。在生态保护红线如此清晰,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当下,这样一场在高海拔脆弱生态区的烟花活动究竟是如何通过审批的?难道仅仅因为是名人与知名品牌的合作,就能获得特殊“通行证”?如果是这样,那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何在,生态保护的底线又何在?同样值得反思的还有当地政府,曾经电影《红河谷》在卡若拉冰川炸出三角形缺口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为何在此次烟花秀审批时没有提前预判可能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和舆情危机?
随着事件发酵,始祖鸟和蔡国强虽已公开道歉,并表示配合评估、补救,但伤害已然造成。公众的质疑与愤怒不会轻易平息,毕竟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之路漫长且艰难。此次事件也为所有品牌和个人敲响警钟:环保不是口号,更不是营销的手段,在追求艺术、商业利益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应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否则必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