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
作者:孙鹏鹏
归档:课后笔记
时间:2019/3/25
快捷键:
Ctrl + 1 标题1
Ctrl + 2 标题2
Ctrl + 3 标题3
Ctrl + 4 标题4
Ctrl + 5 程序代码
Ctrl + 6 正文
Ctrl + 7 实例1-1
格式说明:
蓝色字体:注释
黄色背景:重要
绿色背景:注意
老男孩教育教学核心思想6重:重目标、重思路、重方法、重实践、重习惯、重总结
学无止境,老男孩教育成就你人生的起点!
联系方式:
网站运维QQ交流群:
Linux 385168604架构师390642196
Python 29215534大数据421358633
官方网站:
目 录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定时任务的要领:
*
* * * * 分 时 日 月 周 任务(用脚本) 定向到空(&>/dev/null)
如何调试定时任务?
查看错误日志*****
/var/log/cron
学会最小化排除
先清空,>/var/log/cron
然后在测试和观察
增加执行任务频率调试任务
把频率调快
把定时任务执行时间比当前时间拖后五分钟
00
03 执行,当前时间5:00 咱们就把时间调整到05:05,有个5分钟的提前量
调整系统时间(测试环境下使用)
00
03 执行,把系统时间调整到2:55
通过脚本日志输出调试定时任务
定时任务输出:
脚本输出:
注意点:
有时候程序只能执行一次。一定要在测试环境测试好,然后直接复制到正式
代码发布流程:
办公室测试环境===》IDC机房测试环境===》IDC机房正式环境
防止在正式环境发生错误,从而影响用户体验,业务稳定。
企业故障案例:
1
2
第二节:
第三节重点:
第四节:
用户管理:
用户相关文件:
/etc/passwd 用户所在文件
/etc/shadow 密码所在文件
Upserdaaoldboy 添加用户实际上就是修改上述两个文件
Passwdoldboy 改密码实际上就是修改密码所在文件
用户组相关文件:
/etc/group 用户组在所在的文件
/etc/gahadow 用户需密码所在文件(废弃)
Useradd oldboy 添加用户实际上也会修改上述两个文件(因为要创建同名的用户组)
Groupadd sa 添加用户组就是修改上述两个文件
/etc/passwd文件
Linux是命令行管理,平时输入ls,cp谁识别,帮我们把我们输出呢?
这个公具就是bash(命令行解释器)。例如:* ? [ ]
Bash 是sh的扩展,sh是bash的软连接:
[root@oldboyedu ~]# useradd gongli1 -c "beautify woman" -d /tmp -e '2020/10/20'
useradd: warning: the home directory already exists.
Not copying any file from skel directory into it.
[root@oldboyedu ~]# tail -1 /etc/passwd
gongli1:x:1005:1008:beautify woman:/tmp:/bin/bash
[root@oldboyedu ~]# chage -l gongli1
Last password change : Mar 25, 2019
Password expires : never
Password inactive : never
Account expires : Oct 20, 2020 =================
Minimum number of days between password change: 0
Maximum number of days between password change: 99999
Number of days of warning before password expires: 7
给开发等人员添加用户,尽量给截止时间。
文件知识:
/etc/default/useradd文件 useradd命令的配置文件
默认shell就是/bin/bash
为什么默认的家目录在home下
为什么默认的家目录/home/用户名下的面有很多隐藏文件,从那里来的
就是/etc/default/useradd文件配置的
修改方法:
Useradd -D -s /bin/sh 相当于vim编辑/etc/default/useradd文件
登录系统后,命令行出现如下提示:为什么?
[root@oldboyedu /home/chenglong1]# su - chenglong1
-sh-4.2$
-sh-4.2$
解答:用户的环境变量缺失导致的。执行如下命令解决
-sh-4.2$ cp /etc/skel/.bash* .
-sh-4.2$ source ./.bash_profile ./.bashrc
[chenglong1@oldboyedu ~]$
[chenglong1@oldboyedu ~]$
第五节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