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做好了2019年计划,结果发现只有不到100天了。眼看Flag就要倒。想好的完美假期,结果在家葛优躺了3天,原计划都泡汤了。觉得平常工作太忙,周末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好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啦,结果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做。我们做好了完美计划,老是完不成,只好给自己说,因为我有拖延症,好像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心安理得继续不行动的借口。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列下的Flag是待办事项清单,99%的人列的待办事项清单,都会完不成。为什么呢?
1、大部分的待办事项清单,都没有写日期。即使写了,也是写的截止日期。但是我们往往觉得里截止日期还很远,实践还有很多,所以没有开始行动,有一天突然就像翻到了书本的最后一页,时间来不及了。
2、我们打开待办事项,大脑会本能地选择容易的,不用经过太多思考的工作,所以那些复杂需要思考的事情,就会被我们延后。但是延后了,我们该什么时候做呢,很多时候都是等到,不得不开始做的时候才开始。
既然待办事项清单有这么大的bug,难道我们没有救了吗?当然有呀,这就是我们的日清单。
《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里面对“日清单”的解读是这样的:
我命名“日清单”,为他赋予三层含义:
第一,“日+清单”,指一日之内计划要做的所有事项的明细单。侧重于规划;
第二,“日清+单”,指一日之内已完成事项的明细单,日事日清,侧重于执行与完成。
第三,“日清单”是日程表和待办事项清单两者优势的结合。
所以现在我们就发现了日清单的优势,首先这是这一天要做的事情的清单;第二这些事情是今天要完成的,第三,这些要做的事情有了执行时间,所以我们就会到时间马上去做,而不会想着去先拣容易的来做,造成最后重要的事情没有足够时间来做。
说了这么多好处,我们“日清单”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做呢?
1、首先列出自己的清醒时间,然后进行任务分配。当然啦,起床,吃早餐这样,已经形成固定习惯的就可以不用列在清单里面,一来这些不是任务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二来这些事情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执行,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2、按照时间顺序,将任务排列。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事。而不用每到一个时间点都开始思考,我应该做什么,节省大脑的能量。日清单上,每个任务都要具体的开始时间,但是没有截止时间,原则上下一件任务的开始时间,就是上一件任务的截止时间。
3、设置“空”任务。如果一天当中,某个时间段没有任务的话,就设置为“空”任务。这样做有三个好处:首先当临时有新任务加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马上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其次,我们知道了这段时间是有空的,可以安排学习,锻炼,或者休闲娱乐;最后,设置了“空”任务,这段时间就不容易被吞噬掉,变成没有任何意义和产出的时间黑洞。
原来日清单有这么多的窍门呀!现在终于找到自己的Flag老是完不成的底层逻辑了吧,试试用日清单的方式来改善吧。
方法固然重要,知晓方法背后的原理和底层逻辑,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我特别推荐崔律这本《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因为本身是律师的关系,崔律对时间管理工具的优缺点,底层逻辑,都讲述的很清楚,并且研发了一套适合大多数职场人士的时间管理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套方法经过了很多学员的验证和迭代,非常的实用。如果你想轻松搞定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推荐这本书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