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就是认为这个年度总结不够达到自己想象的那么细致完善,但是自己现在有没有很好的思路和解决办法,怎么办?一边沉浸在自我牛逼的状态里意淫,且心理嘲笑别人的都不如自己;另一边领导布置的约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就这么流产了。然后很多公司老板在全体的高管会上指着鼻子臭骂,被罚了2000块。对这就是你想要的完美主义。这样的情况别人可能会有,但这却是我真实的过去。
到底有没有真的完美?
断臂维纳斯之美在于缺憾;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影视剧里过于脸谱化的人物设定,是因为他们过于伟光正,看不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缺点和毛病。一个更加真实的角色一定是多面化的,丰富的且立体的。一个前一天还在高铁上见义勇为帮忙抢救病人的医生,第二天他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对妻子家暴。所以哪里来的完美的人,又哪里有完美的事务呢?只不过是在你的视角和标准下的自我认定而已。
追求完美和注重行动你会选择哪个?
为了所谓的完美呈现,我选择思考等待,所以一再拖延,以至于耽误了老板限定的周例会日期,现在来看,如果我是老板,我才不想知道你是如何追求完美的,我只知道这么多人都完成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总结计划,就你没有,你耽误了公司整体的进度和计划安排,该罚!
我正在冲刺我们的日拱一卒OKR目的驱动刻意练习第一个30天,其中我定的一个目标是五点半起床,读书半个小时,写作感想一篇。如果按照以前的想法,那我第一天发的文章其实是不完美的,甚至是问题很明显的。但是我还是发了,在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下,我选择了行动并先完成它。而不是陷入长期的拖延和思考,耽误其他事项。因为就是因为你不完美,才有这样的读书和写作,这就是你精进的过程。
过分完美就是逃避,就是另外一种拖延的借口
过分完美就是在逃避现实,就是拖延的另一种借口。但这并没有否认我们应该认真地去完成我们的事情,追求尽善尽美,追求高质量和高水准。但过犹不及,过分的基本体现是不给自己定时间节点、不根据自己客观的条件去思考完成。比如,我会剪辑一个影片,不管如何都是要在限定时间去完成它的,其次,根据自己水平和现有素材尽可能地去实现更好的结果。
去年我们去台湾做游学,我全程用手机拍了共计30个G的视频文件,回来后,我花了大概十天时间自己完成了影片的剪辑和制作,当时做完以后真的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可是今时今日再看,我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的,它其实并不完美。
专注于手边具体细微的每一件事务并有限的条件下做好它就是完美。
与其追求自己想要的完美,不如先尽可能做好手边每一件的事情。尽管事情并不完美,但是做了才知道你那儿不完美,才知道需要在哪里精进。追求完美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比如很多人准备创业或做一件事情,需要考察和做功课,做计划和必要的调研功课必不可少。可是一旦陷入到庞杂的周全的计划中的时候,要不这个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周期,或者等你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你定的很多计划其实都没有出现,但是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是你始料未及的事情。所以,只要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小范围测试阶段就是要快上速干,不干老是想和计划,反而降低效率和错过机会。
一句话,方向选对了,风险可控了,干就完了,越给自己过多思考,然后就会生出更多焦虑和担心,进而阻碍你向前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