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里,总会听到这样的话:
「人要全面发展,补足自己的短板」;「审视自己的弱点和短板,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来弥补自己弱点和短板」。
与之相关的是著名的木桶短板理论:你的人生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这种观念会造成一种害人的学生思维:我必须扬长避短,全面发展。
扬长避短,全面发展的思维,在学生时代或许受用。
等到工作了,结果就会不一样:做任何事习惯于避短,根本没精力和时间「扬长」。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有的人不太擅长人际交往,但是智商很高,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
对于这类人来说,更适合做顾问、文字创作者等以思考和研究为主要类型的工作,而不适合需要以交际为核心能力的工作。
如果他花更多时间在拓展自己的人脉上,不过大多也是无效社交。结果可能是人脉没建成,专业能力也没提升。
传统的价值观念,让我们难以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那怎么办?其实完全可以和一个善于交际的朋友合作,进行价值交换,让他去帮助自己宣传,拓宽人脉。
因为我们处在的社会是一个具有庞大分工体系的社会,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你有一个突出于常人的优势即可。
剩下的事,可以交给其他人做。
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控制劣势,绕过短板,把更多精力花在自己的优势上面。
巴菲特老爷子说过,他从来都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做事。他从不去做自己不了解和不擅长的事。
他对于互联网不太熟悉,所以即使是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极力劝他投资互联网,他也坚定地拒绝了。
乔布斯说,要坚定不移地寻找你所热爱的事业,你所擅长的东西。如果没有找到,那就继续寻找,不要停下来。
在有了大力发展优势和控制劣势的观念后,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寻找到自己的优势,知道劣势。(很多人多不清楚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强行扬长避短。
实际上,比起优势,我更愿意称之为天赋。
天赋,就是那件你从小就喜欢做的事。因为你又喜欢又擅长,所以你根本不觉得它是做事,你把它当作消遣和乐趣。
天赋,也是那件你做起来毫不费力,成绩却总能轻易超越别人的事。
天赋很简单,你要问问自己的潜意识,我究竟擅长什么?我之前问过自己,我想我的天赋是写作和语言。
寻找天赋并不容易,寻找天赋的过程也是建设能力圈的过程。
刘媛媛在自己的知乎课程里提到如下方法:
1、不做自己不了的事,在做之前,充分地了解和掌握。
2、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记录自己成就感的瞬间,比如像《小狗钱钱》里提到的成功日记;记录别人对自己中肯的评价;
基于现在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相对熟练的领域,继续去深挖、去研究,可以发展出一个能力全,并且努力地去扩大它。
3、知道这个圈的边界,也就是你想精通领域的知识范围。
就拿写公众号来说,好比开一家公司,需要多项能力的加持。你要学习新媒体写作的知识、运营的知识,新媒体编辑等等。
4、敏锐地观察好机会的来临,否则你也会错失高分球,你看好了一个行业的机会,那你就从自己的能力圈出发,去找一个切入点开始努力。
第四点拿写作举个例子。
有人说,微信公众号早是一片红海,现在自这上面创作文章,变现的难度是三年前的十倍不止。
别担心,只要你不是全职自媒体,可以在公众号平台坚持练习写作,去其他找到很多变现方式:
比如去今日头条、知乎还有小红书上写作,去公众号投稿。赚点小钱,激励自己。
如果你对这些平台不感兴趣,那坚持写作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写作在当今是一项通用能力,更是稀缺能力。
写作的概念不是高考作文,需要遣词造句八股文;也不是世界名著,需要气荡回肠哭煞人。
写信、写材料、写报告,这些都是写。尤其是进入体制内的人,会写一手好文章,成为领导的笔杆子,今后职业上升得空间会比其他人大很多。
除了这个方法,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提出一个「回馈分析法」,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纸上画一个一行四列的表格,项目分别有:事件、我以为、结果、结论。
具体案例如下(这是我对自己的分析):
养成这样的复盘习惯,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过了两三年会建立对自己更加清晰的认知。
回馈分析法主要是用于预测的。因为人往往都是高估自己,而实践才能出真知。
找到长处后,专注并加强它就可以了。人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我们很难取得成功。
我们有时仅仅需要改变自己的选择,选择你的长处重点发展。别去碰那些你不擅长的。
除了专注加强自己的长处,还要时刻保持谦虚,终身学习,克服因傲慢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道:「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它是妨碍人心智成长的极大阻力。
我们要了解自己优势和劣势,避免「什么都要发展」这种害人的学生思维。大力发展优势,控制甚至绕过劣势,强行扬长避短。
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精准定位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获得世俗成功和内心的安宁。
找到天赋或许需要些日子,但远比不认识自己,盲目自大,做无用功好太多。
有时候,方向找到了,获得理想的结果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就算没有找到,那又如何,你已经在寻找过程中发现了全新的自己。
不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它。
最后,如果想学习寻找天赋的课程,B站上可以关注名为「安因思谈」的up主,里面的一系列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天赋的寻找、践行的内容都十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