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很喜欢日本豆腐,顺滑、入口即化,煎得久一点还有一层虎皮,口感一下子变得外焦里嫩,配上豆瓣酱不要太美好。
与我相反,我奶奶对日本豆腐及其排斥,端上桌之后总会絮叨一阵再下筷,吃了之后还一副嫌弃地说出一个贬义词,好像不说点什么就吃不完这顿饭似的。
我当时很纳闷:她各种传统豆腐吃得那么开心,怎么一到日本豆腐就变得挑三拣四起来了?
其实,我奶奶并不是不喜欢日本豆腐,要不然她也不会下筷,她只是没见过日本豆腐,对于自己未知的东西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害怕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之所以会看这本书,是因为参加的写作营里边一个同学的推荐,又恰逢我换工作之后的变化期,非常需要类似的书籍;于是我看到推荐后就先把其他书本搁置了。
故事中,有四个有趣的小家伙在迷宫中寻找奶酪。在这里,“奶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我们生活中想要的任何东西。故事虽短小,但其暗藏的意义却深远。
奶酪(你想要的东西)、迷宫(不断寻找的幸福场所)、以及四个小主角(你应对变化时的心态)剖开了每一个称之为人的你。
变化总会发生
换新工作之前,我在一家非常繁忙的公司当销售,每天开会加班,出来的效果还甚微,领导追在你的身后要销量,达不成还是加班。每次听到加班我脑子就疼,简直不想活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小说需要兼顾,每天大几千的字数输出,再加上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没小事出来闹一闹,我整个人都在崩溃的边缘。我以为这是固定式的,等身体适应这种繁忙程度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我好不容易适应强度之后,公司又实行了一个新的制度,于是对于业绩的要求变得更高,开会变得更加频繁。
刚适应强度的身体又开始被变化追着跑,我又堕入了新一轮的适应,于此同时,小说这边出现了卡顿,每天写不出东西让我非常焦虑,被迫交上去的稿子都是狗屎,到最后,那本小说也毁了。
迫不及防地,我的两个“奶酪”都被拿走了,原本期望的“顺心”根本没有发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在不停地变化。
这句话是我后来在一篇文章里面看到的,只可惜,当初那个我并没有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
越早摒弃“旧奶酪”就可以越早享受“新奶酪”
接上文,如果那个时候我就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话,我就会知道这是因为我的“奶酪”变质了。
我的梦想是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小说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就必须以小说为主工作为辅。
当然,生活有时候是凌驾于梦想之上的。
那个时候的我刚从繁华的大都市回到小县城,城镇的工资根本没有办法支撑我以前的消费水平,较之其他公司更高的工资也是我不肯放弃这份“奶酪”的原因。
于是,连带效应出现了。
工作的“奶酪”不断被拿走,逐渐发生了“质变”,梦想这边的奶酪也沾染上了霉菌:因为工作的繁忙,小说的输出和架构开始变得仓促和敷衍,一眼扫过去就想起海明威那句话:狗屎的初稿!
因为我没有及时止损,“梦想奶酪”最终也沾满了细菌,发霉腐烂。
我虽然没有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但实现梦想的心还是强烈的,在发现小说只能草草完结之后,我开始思考换工作的事情。
D.C.冈萨雷斯说的没错:有些事情就是要在你想的时候发生。换工作的念头刚起,我的好朋友就发了一条招聘信息给我。
这是一份花店的工作,工资在小县城的中低水平徘徊,但能学到我一直想接触的花艺。
那时候我小说刚完结,稿费这块是没有收入了,按照我的消费习惯,这份工作只够我平常花销,如果去,代表着我即将要过上一段节衣缩食的生活。
可是舍弃“旧奶酪”以及接触美好事物的心实在是太强烈了,我权衡再三后还是辞职。
出乎意料又理所当然,新工作很适合我,每天和花花草草相伴,认识到越来越多花草之后对这行的爱好只增不减,而且花艺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工作期间激发出来很多新奇的点子,大脑思维也非常享受这种过程。
书上说:一直向前走就能找到新奶酪。我很幸运,我的“新奶酪”是好朋友送来的,我对她以及对新奶酪都充满了感恩。
对于“奶酪”的抉择
如何才能判断自己的“奶酪”新不新鲜呢?
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谁动了我的奶酪》
至于怎么“嗅”,大家可以每天做复盘,每天花点时间给自己做一个小总结,复盘模式可以从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定制。
这个复盘模板是我自己做的,个人比较懒,接受不了网上那些大长条,于是就简单将工作和爱好列出来,再加上心情指标以及日常拖延和碎碎念完事。作为一个伪精致者,我也做过更全面的复盘模板,但使用的概率几乎为0,所以管他呢,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欢迎加入“懒癌”大军!
*发现自己的“奶酪”变质之后该采取什么行动?
生活当中,有些“奶酪”是不能轻易摒弃的,比如一段不怎么完美的婚姻、比如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这些都是不能轻易摒弃更换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旧奶酪”或许不是婚姻和家庭,而是你的态度。你需要舍弃的是在婚姻或者家庭里面的态度,而不是将婚姻或者家庭舍弃,就像房子重新翻修就会变得焕然一新一样,我们不需要从新再换一个房子,只要学会“翻新”的方法就可以了。
结语
写到这里的时候收到了外婆去世的消息,还真是应了前文那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一直在改变。
即使即使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也不能阻止改变的发生,但是这本书却能让我们对未知的、以及猝不及防的改变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
我很难过,但并没有想象中慌张,这一切都要感恩书本里的那句话——时刻坐到迅速改变的准备:记住,他们总会不断拿走你的奶酪
最后,书里奶酪墙上的话送大家,漫漫人生路,愿你我都能拥有不害怕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