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之治国之道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上一章讲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法自然太抽象,本章回归人道,且主打治国之道,虽然本人最大就只在小学当过班长,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毕竟我们也是天天看新闻联播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沉稳为轻率之本,沉静为躁动之根。看过不倒翁就知道,不倒翁因为根基扎实、稳固,所以不管头顶多高,永远也不会倒下。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勤思考,爱总结,阅历丰富眼界宽,自然能成熟稳重,给人信赖感。当遇到人际冲突或紧急情况时,才不会被小我主宰,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六出祁山未建全功最主要原因就是粮草跟不上。充分的准备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所以君子不管到哪儿都会准备好充分的行李辎重,以避免突发事件造成措手不及。

性格内向的人最怕面对的就是公众场合的培训以及讲话,其根本原因是从来没有做这方面准备以及演练,遇事自然就会惊慌失措,结巴无语。表现差劲后自然越发讨厌这样的场合,最终自我打标签,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居住在华丽的居所,也淡然处之,超然脱俗。当一个人有底蕴后,自然能不为外物所动,不管是安逸的生活,欲望的诱惑,亦或是生活的艰辛,都能不盈于心。不过这都是理想情况,人都是情绪动物,难免有爆发的时候,只要能三省吾身,及时控制自己垃圾情绪,经历的多了,自然就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春秋时期,打仗主要靠战车,一辆战车就为一乘,万乘已经是很强大的诸侯国才有的了。万乘之主一般就用来指代霸主级别的诸侯。而这样的诸侯却为什么轻率的治理天下?轻率冒进就会失去根本,急功近利就会治国失败。老子所属的春秋时期正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诸侯国之间兴衰强弱只在弹指,故老子会有此感叹。

本章讲述治国之道,其实治家治企业都是同理,夯实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不要太冒进,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不变应万变,方能长盛不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