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六点二十左右,R的家长来到学校。我把交谈的地点定在办公室,打开办公室的门,拉开窗帘,创造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期待能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找到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并渴望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帮助R从网瘾中脱身出来的方法。
坐好后,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孩子沉迷于上网的经过。请家长为我介绍孩子的具体情况,包括在家里的表现、开始上网的时间和兴趣爱好等。一谈到自己的儿子,家长很难过,脸上写满了沮丧、痛苦和无奈。我安慰家长,叫他不要急,慢慢说。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难过和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和家长你见面的目的就是在多了解问题的前提下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听着家长断断续续的描述,我感到既难过又担心,深切感受到在孩子教育方面,任何人没有侥幸,我们家长的失责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很容易导致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走弯路,甚至酿成大错。现在的孩子所受诱惑太多,接受的信息太庞杂,他们容易在某种触媒的触动下,养成遗害终生的坏习惯。R就是如此,他的行为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抛给我们教育者难题的典型。
R从读小学时就接触了网络,偶尔会去网吧上网,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阶段,当时并没有形成网瘾,父母的话也会听。到了初二下学期,荣家里出现了大变故,妈妈离家出走了,那个时候,R上网的次数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恶化到经常上通宵的地步。但在R开始接触网络到网吧上网时,家长没有足够重视,认为偶尔去网吧没有什么危害。逐渐地,上网的次数多了,慢慢上瘾,导致成绩下滑,后来加上家庭变故的触动,R就开始上通宵,整日整夜不回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刚开始不重视,到后来就成大问题了。教育不当,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不和谐,这些原因集中在一起,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R放弃了学习,甚至忽略了健康,更看不到父亲的关心和难过。
“老师,儿子现在不听我的,他不和我说话,不理我,我没有办法啊!”家长的话里透着深深的绝望和悲伤。每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去网吧通宵,每次忍受儿子一问三不知的悲凉,做父亲的就是毫无办法,这是怎样的哀痛呢?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无奈,绝望,悲凉。同时,我真的想问一下家长:怎么做父亲的?做父亲的在子女心中没有地位,难道不是失败吗?但同时想到鲁迅先生说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我就释然了。在当代社会,我们每一个做父亲的,何尝又不是都会有滑入这样尴尬境地的可能呢?孩子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个难题,是千千万万家长面临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如履薄冰,不敢踏错半步。
通过和家长交谈,我加深了对R的了解,也更明白转变他的难度。我想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帮助我的学生荣,让他重回健康的生活状态。下一步轮到我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了,是正式地见面,再做深入了解和推心置腹的交流。当然,我不能和盘托出,我要有所保留,不能让他看出我的底牌,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心,也尽量让学生明白严格要求是不能缺席的爱。(此连载系列,属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