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每天都产生成千上万亿信息的时代,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世界和学习方法都在进化,底层逻辑却没有变。
无论是升职加薪,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每天都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有一些目前没有办法解决,就需要及其功利的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输入知识去解决。
而输出就是最好的倒逼输入的方法。
根据学习金字塔,最好的学习底层逻辑是教别人。越是多感官参与的,越是自己深度沉浸其中的,记忆效率就会越高。
首先,要确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非要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的,只要你有需要,而自己目前又没有能力解决的。
其次,根据需求及其功利的学习
学习要有效,一方面需要方法好,一方面也需要你自己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到位。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效率最高的领域,是那些“学了就能用,能解决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选择学习一门功课之前,不妨也问问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创造机会实践?选择什么资料是合适的?”
在选择学习领域的时候,目的性、功利性再强调也不为过。
1.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
一二手知识属于心智类的,可以提高认知和学习力,创造一手知识的人是正在思考、创造和讨论的人。需要大段时间思考、吸收以及和高手讨论。不太利于个人学习,因为专业分类太细,相关性比较低。
一手知识: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二手知识: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三手知识属于知识型的,可以增加很多案例、故事、段子等传播点,同时也简化了很多知识点,使知识更便于传播,适合碎片化学习。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四手知识属于娱乐性的,能带来快乐,消磨时间。大多是个人故事或情绪因素的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
2.功利性读书
如果是看书,在阅读的时候一定是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的。那在阅读之前一定要明确阅读知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上相关的网站或者是知乎等情况上去找,如别人推荐的书单等。
选书的方法是先看书评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英文版亚马逊的评论一般都比较有用,平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几本书。
再去阅读书籍的目录,一般购书的网站都有,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读。通过目录来了解哪一部分的知识对解决这个问题是有用的。
最后看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根据这个问题确定哪一部分要阅读之后,就把这几本书借阅过来,通过藏书馆,或购买电子书籍的方法,去找到这几本书放在一起。
这样的确会用你大概15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选书,但是比起你在一本无用的书上花几个小时,至少少花了75%的精力浪费在无用功上。认知效率的提升,是来自于减少时间在无效果的事情上。
这个时候不需要从第1页开始读书,因为可能你并没有配置系统化的认知和时间去阅读,很容易看到一半就终止了,也就更加谈不上系统了。
大致根据你设想的问题,根据问题要解决哪些事情,按照目录的一章或者一节,甚至一个只是主题来阅读。这个时候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书看完再看另一本,而是频繁的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出资料,从而来获取多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是如何讲解的。
看视频或看其他学习亦如上所示。
把相关显性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会把背后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就是属于你独一无二,比别人快走一步关键认知。
然后,不懂的知识用费曼技巧显性化
1.你选择一个你想理解的概念
找一张白纸写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把它写在白纸的最上边。要起范儿,真正要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讲课。
2.设想一个场景,你正在向他人传授这个概念
这个过程你一定要入戏,假想一个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他的年龄、身份、场景,然后就真的在给他上课。
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在课堂上,你一次次去解释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理解的什么,误解了什么,还差什么会有所了解。
3.如果遇到问题停下来翻一下学习资料
当你讲不下去的时候,跳回到原始学习资料上重新学习你感到不清楚的地方,一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位置。
4.简化你的语言
不要用术语,要使用通俗易懂自己的语言,假如你还在用生僻词汇或者讲不清楚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荣昌或者令人迷惑,其实就是你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内容。努力地试着去简化语言,或是打个比方让自己真的明白。
最后,输出你解决了的问题内容
根据已学习和整合出来的显性内容,去实践输出,再调整再输出,直到这个问题真正解决。
脑图、知识点、文章、论文或书;甚至都不一定是文字,比如企业家输出的是商业计划、战略、利润;科学家输出的是科技;产品经理输出的是优秀的产品;巴菲特输出分红。只要是你需要的。
当你从不知道怎么解决一件事情,到围绕这个问题学习相关的显性知识,再到整合,发现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通过费曼技巧传授给他人,最后输出你为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到和实践到的内容。
今日精进
输出倒逼输入,你有为解决什么事情及其功利的学习实践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