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涂鸦能成为一道风景,多些包容又何妨?

        2月27日,长春市民发现某公园南湖大桥南侧桥体出现了一幅“美女出浴图”。不过27日下午2点10分左右,涂鸦已经被部分清理。

之前的作品
之后的作品

        涂鸦的线条柔和,立体感不错,画风也比较含蓄,仅仅漏出肩部,依托桥体和水面构造出了一副十分浪漫有想象力的“美人出浴图”,没有任何不和谐之处。然而这样一件堪称“艺术作品”的涂鸦,却由于某些标题党用“辣眼睛”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导致园方紧急做了处理。

        一直以来,很多新闻报道都喜欢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眼球,当吸引着读者点开新闻读完后,却发现内容和标题完全驴唇不对马嘴。这些新闻的作者完全是“唯恐天下不乱”,或是极尽夸大之能事或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导致给新闻的主体施加完全不必要的压力。诸如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的文章,经常以“不转不是中国人”“震惊!真相竟然是这样”等等标题赚取流量和眼球。

       平心而论,这样的标题党,是否有利于把事实的真相介绍给大众?是否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这样的标题还是少一点为妙。

        从园方角度看,确实有责任维护公园的环境,但是,看看现在园方处理过的涂鸦,直接从“艺术作品”变成了“狗皮膏眼”,不仅破坏了原先的美感,而且只能那样放着难以彻底处理干净恢复原貌。设想一下,在这个“千城一面”的时代,各个公园又何尝不是“千园一面”?如果能多一点包容,让公园中多一些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别致的涂鸦,是不是能让整个公园更有吸引力呢?

        其实,高水平的涂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景观。例如巴黎,不仅有专门的巴黎涂鸦艺术杂志,更被称为是世界街头艺术的领导者,80年代就诞生了一批涂鸦艺术大师,许多作品就矗立在大名鼎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旁;又例如纽约布鲁克林街区,被称为街头涂鸦的艺术生地,其众多的HipHop涂鸦不仅是作为书画艺术的涂鸦,更与美国流行音乐文化深深交融。而且近年十分流行的3D彩绘技术,就是起源于街头涂鸦。以其逼真的视觉效果,风靡世界。

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的涂鸦(摘自环球网)
纽约布鲁克林街区的涂鸦(摘自嘻哈之城)


3D涂鸦的惊艳效果

        涂鸦,可以说代表着纽约巴黎这两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气质,浪漫、自由、包容。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包容创新的精神,这两座城市才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的引领者。

        回归长春某公园的这幅涂鸦作品,其“悲惨”的命运实际上考量的是一个公园管理者有没有足够的智慧、一座城市发展中有没有足够包容的心态。公园中可以有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健身空间和声音空间,可不可以有年轻人的艺术空间和视觉空间呢?如果没有,那年轻人也要靠广场舞的舞曲来表达“存在感”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幅小小的涂鸦都“不能忍”,你还能指望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有多强的创新能力呢?

或许,培养城市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对涂鸦风景多些包容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大学的学院群里在做通讯录,收集毕业三年后大家的电话和职业。法学院有四个法学班一个社会工作班一共两百四十多个人...
    李何必阅读 1,547评论 0 0
  • 终于可以平静的说你的名字 还是改不掉的矫情 在深的夜,落雨的天,也就对你更加想念 吹不干的发,未结的伤疤,提醒着...
    木期颐阅读 2,481评论 3 1
  • 孔子说:死生亦大矣。但人之生,不知何因;人之死,不知何时。这两个人生最大之事都是莫名其妙的,所以说,人生,本就是一...
    疏食遨游客阅读 5,036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