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京的第九天,因为答应入职的公司是下周三上班,所以就打算休息的这几天去做一下兼职,昨天在臭辣鸡的微信兼职群里看到一个话务员的工作,于是就报名参加了。今早上因噩梦四点就起来码字的我在辛苦码了1000来字之后,又在清晨6点钟睡去,定的闹钟关了又定,迷迷糊糊近8点才起。想着第一次做兼职应该给自己开个好头,千万不能迟到,穿衣、洗漱、化妆用了比平常快一倍的速度完成,好在最后还提前了几分钟到达目的地。
去之前我以为做这份工作应该都是大学生,去之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真的相差太多了,有时候你觉得你已经够穷了,现实中比你穷的人多得让你瞠目结舌。你永远不知道那些为了在南京生存下去的人是多么地珍惜时间,在他们眼里时间就是金钱,而他们对生活的忍耐力是你难以用你有限的经历和经验去衡量的,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
本着对工作地点和内容的好奇,心里的喜悦不言而喻,虽说话务员这份工作不是初次接触,但是在南京这还是第一次自己找的兼职。没有大学里熟识的伙伴,大家都仅靠一个微信群取得联系,下了地铁就在门口碰到了要一起共事的两个女孩子小a和小b,看她们聊天的语气和方式,还以为她们是一道而来的,后来发现并不是。
因为是不熟悉的地方,加上联络人迟迟没有出现,心里的警惕性越来越强,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收敛,别像以前那样没心没肺,见人就滔滔不绝。没过多久,说好了来的人都陆续到了,我们也与联络人取得了联系,其实他们就在不远处的人堆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看到了,只是等到我们人来齐了才向我们走过来。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要多说一句,出了社会很多事情也要多留个心眼,毕竟现在犯罪分子无孔不入,当我们在明处人家在暗处的时候,我们也要不动神色模糊对方的视线。就比如我的这件事情,因为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工作,在不迟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放聪明点,在确认对方的所在处之后,不紧不慢地赶到就行,别傻呆呆地成为别人的鱼肉。生活都是慢慢积累的,当然还是希望自己能一直有好运为伴。
今天有点辛苦的是,好不容易在上班时间赶到了,工作的地方却没有定下来,好像是联络员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以致于上班时间到了10来个人还在路上游荡。但隐约中也知晓了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帮新楼盘打电话邀客户,第一次去的地方因接机设备不全,联络人与那边交接的人没有沟通好,于是又给我们联络了另一个楼盘,我们又打车赶去新地址,戏曲性的一幕又再次发生了,我们到了新地方是一个别墅区,到售楼处询问结果人家说她们那的房子都售空了不需要话务员,让我们去另外一个售楼处问问,寻着她们说的方向,我们开始了郊外徒步游走模式。
就这样,等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接近吃午饭的时间,半天的时间就浪费了,不过换一个角度想就是我们只要工作下午就行,更幸运的是话机不够,我们几个人需要轮流打,一下午满打满算也就工作了两小时,却拿到了一天的报酬,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当然这样的好事不可能天天有,以后还是好好学习吧,把自己未来的方向扎根扎深。
通过这次兼职,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多了一分了解,它虽没有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那么快,但是每天乘坐地铁的人的脚步都是匆匆,物价也配得上一线城市的标准。越深入接触,越发现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其实挺多的,这些人群以安徽人居多,遇到的10个里面就有7个原籍是安徽的,她们或者是来南京读书后来扎根南京的,也有随丈夫嫁到南京的,也有跟着父母迁移到南京落户的,这一点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闺蜜,她的祖籍就是安徽,后父母在南京买房,便在南京定居了。遇到的排名第二的是河南人,接着就是内蒙人。
这次兼职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对于别人的生活我们不该过多地评价,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可能是年龄和打扮以及不爱说话的原因,一路上我扮演的都是一个聆听者的角色,我觉得这比说话去打断她们的交谈来得更好。我们是四个人坐一辆车,与我同行的我应该叫姐姐,她们分别是94年89年和89年的c/b/e姐,其中c姐虽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她的小孩已经3岁了;而b姐她踢踏着一双拖鞋就来了,前面有写到,她一开始是和a在一起,我还以为她们早就认识,结果不然,她们只是比较早到抱团而已,b姐皮肤黝黑 ,戴副眼镜,看过去不像89年的,她和e姐聊得很来。
在她们的聊天中,我得知她们都会在放假的时候做兼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c姐,她和她老公都是内蒙人,不仅她会在休息时间做兼职,她老公也会在下班之后送外卖,她说他们俩的工资都是不动的,日常的开销都是靠她们做兼职来解决,我听到这里的时候,莫名地从心底里生出了佩服之情。哪有谁是天生好强,只不过被生活所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