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 conquered
I've suffered
Now I'm back in here
I wish that life could change
It could have been a different way
When you're in the dark
You feel the pain
You count the days
Still no way to escape in the tunnel
Never lose your heart
在前方 有微光 黑夜发亮
一颗心 越疼痛 越发烫 越强壮
曾去的地方 再次前往
我带着伤 也带着希望
回归承诺
——《最终信仰》by尚雯婕
5月30日,8:48分,一个未接来电,来自小静。
我一看,心里一动:莫非好消息终于等来了?!
拨过去,接通后,我直接说着“恭喜恭喜”。她很惊奇,“咦,难道你已经知道了?”
小静是我的大学同学,睡在我隔壁上铺的姐妹儿(请忽视我们宿舍只有上铺没有下铺这回事儿)。一起煮过火锅,唱过歌,上过自习,翘过课,压过马路,熬过夜,就连班委和学生会干部都完美地凑到了同一届。对了,还有聊过人生。
好消息是,她正式被一所军校录取,成为老师。
3天前,她刚刚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拿到高校的教师offer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成绩,但重点是,军校!军校!军校!
是的,小静的梦想是穿上军装。
这是个真正的梦想。
其实从日常生活中并不太能看出她对部队的向往与狂热,但是,她高考志愿填的是军校,没被录取。
读本科期间,她曾经非常认真地去大学武装部报名参军,却被告知超龄。
研究生毕业求职,她报考了军校教师职位,今年1月份面试、2月份政审,到5月底公示,面对众多工作机会诱惑的她,期间没有投一份简历,没有参加一个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并且自动忽视了好些工作机会,哪怕看起来条件多么不错。
她总在关键时刻坚守梦想,在每一个人生抉择上忠于初心。
8年前,大学毕业,她学社会工作专业,求职不易。
在深圳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努力积累。
后来,报考过北大的社会学专业,没考上。
报考过北大的经济学专业,没考上。
报考过西财的经济学专业,没考上。
她说,这次是她离录取最近的一次,满分150分的数学,考了70多分,但总分离录取线只差10多分。
当然,后来她还是考上了,母校的社会学专业。
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拼命考研?又是跨专业,又是考名校?现在读了研,又到底收获了什么?
小静考研的理由,我确实不记得了,虽然那年秋天,我们在电话里就这个话题聊了好久好久。那时,她在深圳的单位宿舍,纠结前途,我在北京的出租屋,备战考研。
转眼快8年。
这一次,她在电话那端,幸福地讲述。
讲她一早守在电脑前刷新页面,等待录用公示的不安与期待。
讲她终于在录用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走在路上嘴角不自觉上扬的幸福与美好。
讲她6岁时穿上妈妈买的小军装,开心拍照的体验。
讲她小学毕业,老师在同学录上留下的那行寄语“当你穿上军装时……”。
讲她曾经以为这辈子这个梦想都只能是个梦。但这一次,虽然不是穿上军装,已经是能触到的最接近梦想的地方。
……
她说,研究生阶段是对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我认知的重塑,是命中注定的一场救赎。
她说她此刻体会到了很真实的幸福感。很幸福,但是没有哭呢。
她不知道,电话这端的我,早已悄悄泪湿两行。
最后,我还是小心翼翼地问出那句担心:“没得到的总是最美好的,美梦一旦成真,去了会不会反而失望?而且是那么远的北方。”
她轻快地回答:“这个我考虑过,其实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我的年龄,以及结婚安家。过去后先签3年,到时候即使有其他打算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是至少我真实触到了梦想。这是我的选择。”
这样我就放心了。
其实我早该想到呢,这个热爱打篮球伤了半月板还要继续坚持的小静,能够骑行川藏线的小静,义无反顾执着数次考研的小静,绝对是那个敢于坚守最终信仰并为自己负责的小静。
我没有担心,只有祝福。
小静说,在距离8点钟公示还有几分钟时间时,她开始播放尚雯婕的《最终信仰》。
这一刻,专属之歌。
“悬崖上的花 越芬芳越无常
我流浪 我吟唱
前世的故乡
无所谓路多长
时空苍苍 人海茫茫
你的眼光 我的方向
谁和我一样
最虔诚地眺望
最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