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跑步,路上听见一个小男孩哭,跑到近处才听他边哭边和身边的爷爷诉说着小委屈,我听得真切,孩子在说:我就想往那边骑,你偏不让。哦,原来是练习骑小自行车的爷孙俩的对话。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一直难以忘怀,这让我想到了方方。
一直想为方方写点东西。七姐知道我去北京见到方方了,也知道我喜欢方方,她一直鼓励我写写方方。但我每次写人的时候总是情怯,总是小心翼翼,放了很久也不敢下笔。写方方更是如此,他还那么小,他需要我的呵护,似乎成了我笔下的人物,就没有保护好他。这种情绪一直在我的心里,我的笔也就一直不知该如何落下。
今天又想到了爷孙俩的对话。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起什么作用?是扶正?是引领?是陪伴?还是顺其自然?对呀,这才是我要对方方说的话呀,也是我想写的方方啊,送给我的九妹,也给自己和方方在漫漫岁月中留个记忆。
有一种成长叫顺其自然,这是生命最智慧的选择,是生命最好的状态。方方的成长就是这个样子,这也是方方八姨想送给他的赠言,希望他未来的人生也能延续这个状态,让生命的美好和谐都在顺其自然中升华。
方方,是个特殊的孩子,在我眼里,他天赋异禀,他是真正的神童。
方方是大学同寝九妹的孩子。第一次见他是寝室十姐妹聚会的那一次,那是姐妹们毕业近二十年的第一次相聚,也是我们第一次见方方。那时他是五岁的小男孩,和我们十姐妹相处愉快,调皮却不淘气,大家都很喜欢他。我们十姐妹挤在宾馆标间的一张床上整夜不睡开卧谈会,他一个人在另一个床上玩着“飞盘”的游戏,衣服,小物件都是它手中的飞盘,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胡乱丟掷,这些东西被他轻轻甩出来,带着美感带着他呵呵地笑声。
第二次见方方是九妹带他回大庆的爷爷奶奶家,路过哈尔滨中转,我们有一天的相处时间。距离第一次见方方已经过去三年。方方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的智商特别高,自己学习认字,自己学习乐理知识。九妹夫妇对他的教育是顺其自然,他喜欢画画,就让他尽情画。他喜欢音乐,就买来钢琴请老师教。他最喜欢拿着笔和本,不是画漫画,就是自己谱曲。
我们姐妹叙旧,他就拿起大大的素描本画画。他最喜欢画的是交通工具,他的画里有高铁,有地铁,有公交车,他喜欢用行走和这个世界对话。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最喜欢坐公交车,喜欢看车站的站牌。看着他认真看站牌的样子,嘴里快速念叨着那些陌生的站名,那时我就想,他是不是在他的大脑里默默画着一幅巨大的地图?这也许是他和世界对话的方式?似乎通过这个方式,他在这个城市就不陌生了?又似乎通过这个方式,他一直在找寻着什么?
可他还是个孩子,他探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那么深邃的世界,他会不会孤单?
临行前,方方送了我一个比伯娃娃,装在一个很漂亮的盒子里。当年正是鸡年,一个在襁褓中,闭眼酣睡的鸡宝宝,躺在透明包装盒中,似乎在对我笑。那可爱的样子让我一眼就爱上了它,从那以后,它也是婷宝的“现实具象”。也就是那一年,我找到了我内心的小孩,我称她“婷宝”,把她养在心里最阳光,最温暖的地方,用无尽的爱弥补她曾经的缺失。
方方送我的“小婷宝”被我小心珍爱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带在身边,我要陪她慢慢长大。现在,婷宝渐渐长大了,我就把比伯娃娃留在了书房陪我。
不知是不是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牵引?我对方方送我比伯娃娃的事,更愿意想成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通过最灵透的方方的手,送到我的面前。似乎在提醒着我和这个小男孩的特殊联系?又似乎是提醒我该让心灵睡一觉了,一觉醒来那些过往的苦痛就烟消云散?又似乎提示我该好好爱自己了,自己给自己做妈妈不也挺好?那好吧,谜团很美,我参不透,我宁愿那都是真。不管那么多了,我感受到了幸福是最重要的。
从那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做妈妈,我也做孩子,我陪她慢慢成长,顺其自然。
从那以后,方方在我心里被视作“忘年交”。生活各自继续,没有交集。也许每一次呼吸,每一缕芳香,每一个感动,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润进心里的乐符,每一个映在眼里的文字......,都是我们在交流,只是我不知道,方方也不知道。
第三次见方方是上个月的事。国庆前夕去北京,我知道九妹正带着方方在北京备考,要参加明年四月份的一个作曲班考试。我小心翼翼地问九妹有没有时间在北京聚一聚,我怕耽误方方的学习,影响了她们正常的生活安排。没想到九妹很高兴就答应我们见面,约我去他们租住屋附近吃午饭,她说方方上午有一堂作曲课,下了课方方要请八姨吃饭。我没听错吧?方方要请我吃饭?我反复确认,九妹跟我解释她培养孩子学着照顾自己,洗衣洗碗、打扫做家务,她都会给一些奖励金,前些日子她过生日方方还请爸爸妈妈吃饭,买了生日蛋糕,孩子特别有成就感。
这次见方方,他已经十一岁了,瘦瘦高高,个子已经长到我肩膀,细长的腿告诉我,他还能长更高。是啊,他的爸爸妈妈可都是我们大学校园的校花校草啊,身材自不必说了。
长高了,却还是那个我记忆中的样子。最爱看的是北京地铁图,最喜欢画的漫画是樱桃小丸子,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莫扎特,喜欢弹节奏快的乐曲。
方方带着一个大大的钱包,果真要请我吃饭。十一岁的小绅士拿着菜谱娴熟而快速地点着菜,点完菜就已经算完钱数了,告诉我一共是多少钱。我很心疼的跟他说,这么多钱啊,还是八姨请你吧,你洗袜子才挣一块钱,这饭钱得挣多久啊?他小手一辉:没事儿,我还能再挣呢。潇洒乐观的小男生,很可爱!
吃完饭,方方拉着我的手走出饭店,他抬起头,一本正经地问我:你是不是特别幸福?眼神那么清澈,那么真挚。我的心都要被融化了,我说是啊,方方小男子汉请我吃饭我能不幸福吗?纯纯的一个小暖男,太有爱了!
九妹邀请我去他们的住处小坐,我担心影响方方学习,征询的眼光看着方方,他当然希望我能去了,还答应我们不会影响他完成作曲作业。到家之后,放下书包,方方就坐到了钢琴前,一首接一首地开始给我演奏,每一曲结束,他都会转过头看着我,等待我的反应,他会告诉我哪一曲是他自己作曲的,遇到我熟悉的乐曲,我能叫出曲目的名字,他判断我喜欢,他转身回去还会再弹一次。
午后的时光流淌在钢琴优雅跳跃的旋律中,我和方方用每一个乐符交流着,欢快的时光定格在他上下舞动的小手上。忽然,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加入进来,九妹赶紧让方方别弹了,是隔壁的宅女抗议了,她不允许方方白天练琴,说吵到她了。方方爸爸为此还特意买来最好的隔音板加装到她住的那面墙上,那也不行,还经常投诉。我不知她是在午睡,还是在搞创作,总之,她需要安静,她觉得美妙的钢琴曲都是噪音,我也只能替她惋惜了。你把窗帘拉得紧紧的,阳光怎么进来?你把门关得紧紧的,有趣的朋友怎么进得来?她挡住的也许不仅仅是阳光和朋友,也许还有更多,我不知道,她自己也不知道。
方方停下了演奏,他不能用音乐和八姨交流了,就乖乖坐到书桌边,去完成作曲作业。我和九妹轻声地坐在旁边的沙发聊天。看着方方的背影,我想到了我的十一岁,那是我离开家的日子,也是我用一生来疗愈的日子。方方是幸福的,无论多苦多难,他的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九妹给他的成长,就叫顺其自然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写作,似乎前一天我还游走在文字之外,第二天,我就写出了涓涓如流水的文字来。想来那也是一种顺其自然吧?也许那就是婷宝成长的过程吧?她也在顺其自然地成长!
直到今日,我还经常怀疑自己写作的能力,这么高大上的事怎么可能是我这样愚钝之人所为?每次落笔之初就像一次探险,写着写着,找到了山洞的入口,又或者是山洞的出口,找到了,那些美好的文字就都出现在我的眼前,绕着我飞舞着,等我如采花般信手采撷,做成美丽的标本呈现在这里。那些精灵般的文字,出自我手,又不属于我,也许它们是婷宝赠送给我的礼物?它们是我探险寻宝所得。以致我每次写完之后,总会反复读很多次,欣赏赞叹一番,这绝不是我的自恋,因它不属于我,也因我珍惜它们借助我的手呈现出来的机缘。
我在想,也许我笔下的文字和方方乐谱上的音符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个叫做心灵的地方,那里是一个美丽的世界,闭上眼,顺其自然就能找到的地方?
有一种写作叫寻宝,有一种成长叫顺其自然。
我在慢慢寻宝,婷宝在慢慢成长;方方也在慢慢成长,也在找寻他未来的宝藏。他答应我请我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我说不是他的作品我不去。也许他的未来不在国家大剧院,也许他长大了就忘了这个八姨,好吧,顺其自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