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的共享、共想、共想活动回顾

当募捐越来越少,而基金会又属于非赢利组织,如何才能维持基金会继续生存,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很多志愿者团队比较头疼的问题。

来自台湾的张永州老师通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社会企业,希望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

张老师正在分享

张老师结合自己正在运营的,国际以及台湾正在运营的企业,给出社会企业的定义:

以解决社会及环境问题为导向,将部分具有市场性的服务或产品,导入商业运作模式,创造利润,将利润用于维持组织营运及扩大企业影响力的企业。

社会企业的三个基础原则

然后,强调社会企业的基础原则:

1.对环境友善;

2.解决社会议题;

3.确保财务永续。

并以The Big Issue杂志和Grameen Bank运营的例子展示成功的社会企业。

接着对比了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特点,加深我们对社会企业的理解。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对比

最后一起探讨一些社会企业可能遇到的困境:

如经营不易、目标不明、融资缺乏、政策法治环境等等。

社会企业商标集合展示

这次分享让很多志愿者组织找到了新的前进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00块钱少收40元的感觉远远大于1000少收50元的感觉。这是比例偏见在作怪。我计划在赠品计划中推出1元换购18...
    Bruceshaoshao阅读 3,110评论 0 0
  • 声音如刀,语言似剑,使用不当可以催人至死,一定要多从对方角度出发每句话经过思考,而不管对方是什么人。 ………… 一...
    黄铜刀阅读 3,7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