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华谊兄弟”投资了很多电影,也让电影院看电影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休闲方式,赶上过年贺岁档,全家老少齐上阵,电影院更是座无虚席。而近几年, 华谊兄弟逐渐淡出大众视线,“投什么赔什么”,也让华谊经历了重创,经历了企业的历史寒冬。
2018年崔永元因《手机2》的上映宣传,在微博上发文“大小合同”一事,引起了整个电影行业的震动。这场“蝴蝶效应”不仅使风头正旺的华谊兄弟股市大跌,也使众多电影投行饱受挫折。
往日辉煌 战果累累
1994年王中磊、王中军兄弟创立了“华谊兄弟”,1998年自投资了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以后正式进入电影行业。2009年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这使其市值猛增,许多其旗下的艺人也成为投资方本人,由演员变成了自家老板,冯小刚、黄晓明等艺人身价暴增。
二十年间,华谊兄弟先后推出了百余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包括曾占据国内票房领先的《手机》、《天下无贼》、《宝贝计划》、《集结号》、《非诚勿扰》系列、《功夫之王》、《风声》、《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画皮2》、《十二生肖》等,这些作品不仅为华谊兄弟赢得了丰厚的票房和赞誉,同时也为如今电影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多精彩的电影作品和优秀的电影人也凭借影片走入大众的视野。
“蝴蝶效应”企业寒冬
2019年,华谊兄弟受多部影片未能如期上映等因素影响,华谊兄弟净亏损39.6亿元。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致行业冰封,华谊兄弟继续亏损。危机时刻,华谊兄弟不得不抛出定增计划,向阿里、腾讯等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22.9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2018年众多艺人和公司卷入税务风波,使得华谊兄弟很多投资的电影和作品无法上映或者推迟上映。同时也因后来新的电影投资公司的竞争和虎视眈眈,使华谊投资的《八佰》军事题材或者是古墓题材的电影纷纷不及其他同期电影档的票房。
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在谈到其面对此次危机时表示,不仅有外部的因素,例如税务风波、同行的竞争,同时也有自己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并且提到如果在当时市值顶峰时及时做资产的减持也不会造成当今企业面临连续三年的亏损。2019年短视频平台兴起,以及2020年的疫情,使电影实体业饱受冲击,面对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发展,华谊未能及时作出战略型调整也造成了今天的僵局。
“大院长大”王中军愈挫愈勇
“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做企业更是这样”。从小在军属大院长大的王中军,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军人气质。在磨难中成长,在挫折中能鼓舞斗志继续前进,四年的军旅生活对后来王中军做企业意义重大。部队生活交给了他做事要有冲劲儿,遇到困难不能屈服,因此华谊兄弟在遭受了三年连续亏损的今天仍然在顽强斗争,寻求曙光。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由“顺”和“不顺”组成的,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不以成败论英雄”,经历磨难,大浪淘沙才能看到人生真正的意义,这也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诚服和胸怀。王中军身上有一种洒脱和乐观的企业家精神,这也是华谊兄弟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
“坚持本心,方得始终”
王中军是改变中国电影商业模式的第一人,他开辟了私营电影制作模式,打破了电影制片的公有模式。也带给了大众更多好的电影作品,也为如今的电影界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当有人问起王中军更喜欢大家如何定义他时,他回答说,我还是希望大家记得我的是“优秀的电影人”,能投资带给大家更多大众喜爱的电影、电视作品!
很多企业的目的就是做行业老大,而有的企业就是单纯地做企业。华谊兄弟是中国电影投资及制作的第一家,也是电影业的行业先锋,而近几年的发展,其他电影企业的快速壮大使华谊“风头不再”,面对竞争压力,华谊兄弟并不急于占领市场,而是有着更长远的布局。
在最开始做电影投资的时候,华谊兄弟也同时布局了“文旅行业”,例如实景电影文化城集休闲娱乐住宿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全国有几十家大型电影文化城。这也是华谊兄弟坚持要做的实景布局,王中军认为这也将是华谊兄弟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布局。
网络短视频平台“势头正猛”,华谊并未盲目追求一时的风口,而是坚持自我,寻求战略核心,也是做企业家应有的时代精神。
“对新时代的艺人寄予厚望”
老一代或许对新一代青年人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他们不求奋进。可在王中军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刻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青年人。很多演员也是如此,他提到张子枫、吴磊等00后的年轻演员在拍戏过程中非常吃苦,常常拍到凌晨四点,年轻演员也具有电影人的敬业精神。
当今大火的影片《你好,李焕英》成为票房黑马,虽然华谊兄弟也参与了开始的投资,但是其作为主要投资方的《侍神令》却票房平平。面对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同行的竞争,华谊兄弟也在积极寻找出路,即使道路的不确定性有很多,我们也希望华谊能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