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成人不是身份证上年满十八即可的外象形容,而是说一个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成为一个人格完备的人。孔子认为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加以礼乐修饰才能称为成人。只是事随境迁,放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环境之下又应该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孔子又评,此时的成人应该是见到财利想到是否符合道义,遇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承诺,总结来说,就是要以信义要求自己,见利见危久居贫困之时也要思义守信。
圣人如是说,在我如蝼蚁般渺小而又平凡的庸人眼中,成人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成人,当有草木之外形。淳朴自然,不过分雕琢,可以如苍松,清俊挺拔;如梅花,暗香隐隐;如翠竹,清雅脱俗;如桃花,明艳动人;如小草,俏丽可爱。来往于钢铁怪物城市森林间,以本质外现,简洁而不低陋,雍容而不奢华,不必使人眼前一亮,要相对终日而不会感到厌倦。
成人,当有春风之举止。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芸芸众生,不必拘泥于同一形态,以圣人先贤的金科玉律过分要求自己,红尘三千,不同环境塑造不同性格,外向者动如脱兔,内向者静若处子,这都是个人的特色。成人不必为自己的某一处不如人而妄自菲薄,对上不低声下气,对下不骄傲自大,待人接物不违于礼便能让人身心舒适,如沐春风。
去处即是来路,人的一切外在特征都是内心世界的映射。
十七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将人比作会思想的芦苇,虽然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来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帕斯卡尔所著的《思想录》一书被奉为西方三大经典散文,他提出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这正是使人高于宇宙的原因。
生而为人,所以我们会思考,而成人,要能意识到自己具备学习的能力。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随着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认知也变得更为全面。而想法的改变与成熟,好像就在一夕之间,在这之前,我混沌度日,像处在一片虚无之中,不知来于何处,去往何处,茅塞顿开的意识到自己具备学习的能力之后,我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点方向。
学习,变成成人的最好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个体差异总能让身边的人为我提供学习的原动力,于是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向她学习人际相处,向她学习心无旁骛,向她学习宽容大度,她们所有的闪光点都变成了指路明灯,经由自己思想的过滤,再加以恒心,就能让自己离成人更进一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匮乏的面包桎梏了想行走远方的双腿,可现时代便利的信息来源渠道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思想无边界,倘若意识到自己有学习的能力,一切就变得简单易行。于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在等待知识的雨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长出一片青草地。
圣人才德兼备,贤人无才有德。无圣无贤,我先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