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节都是盼着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现在过节就是盼着放假,能休息,能喘口气。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小时候最期盼过年,有钱有吃有玩,似乎那是最大的渴望;现在过年却成了最累的恶梦,出钱出力有时还出点事,老人嫌这没做好,那没做对,小孩嫌这没满足,那没尽兴,累趴下了还各种闲话拌嘴,传统没继承,虐人却层出不穷,越过越没意思。而端午节在这个小县城大概是最讲究最有文化最浓厚的了。即使没有龙舟可划,可是粽香飘荡,这里的端午正好贴切了屈原《离骚》里的日常,印证了端午的初衷。头天的准备活动几乎都是包粽子,蒸包子。我虽不爱吃粽子,可我很享受亲手包粽子的快乐。端午早上除了吃头天准备的粽子和包子,一定有一锅艾草和大蒜煮的鸡蛋,然后大家都背着背篓上街买各种草药,这天的小河两头水泄不通,天麻,党参,当归,首乌,北茋,野三七,白芷,杜仲,麦冬,葛根,灰菜,荠菜,车前草,蒲公英,金银花,百合,栀子,牡丹和月季。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不认识的草药,不论名贵和普通,不论稀罕和常见,不论多还是少,大家都热切的买来炖猪脚和排骨,炒来吃或者熬水来洗澡泡脚以及用雄黄酒画脸洒屋子。这些药的功效在草药人的眼里似乎无所不能,从头到脚能洗能擦,从里到外能吃能治,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对症下药,让你惊叹自然的神奇,不负“植物王国”的盛名。
这一天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十里长街,人头攒动,草药飘香,家家户户都挂着艾草和菖蒲扎的小狗,呈现出“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的盛况,我也最爱这天凑热闹去看去认识各种新奇的草药,带侄儿买他最想要的小溪里的小螃蟹,顺便每年买一种治感冒的草药种在我家的花圃里,养活了半边钱,小白菜,透骨香,红芹菜,黄姜。虽到不达屈原所说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可也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那种盼望等待的心情却一样是“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这种简单深远又质朴的快乐,但愿不被征地修房的城市化给淹没,愿这些草药既能祛除人们身体的疾病,又能祛除人类心灵的顽疾。
不要让子孙后代有“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迟暮”之憾,不要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的不甘。愿端午这天的热闹能延续,让“芳菲菲而难亏兮,芳至今尤未沫”,这浓厚的端午情能在小城源远流长,最后渴望那些没被买走的也没被带走的成堆成山的草药,能不因廉价而满地狼藉、满目疮痍,能不增加环卫的工作,能有医药公司看到农民的艰辛,收走这些纯天然绿色健康又廉价的草药,能物尽其用而不是暴殄天物。能带着圣洁而来,也能留下净土。多年后的端午也不会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的感慨,愿我们的端午都能留昔之芳草兮,今不只为此萧艾也!
又逢端午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