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重塑雕像的权利一路披荆斩棘,毫无悬念赢下当季冠军。
对于这个名字,我觉得高尚之余,不失内涵。
2003年3月,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正式成立。此后17年,严谨、冷峻、理性,几乎一直是围绕“重塑雕像的权利”的音乐标签。
新浪娱乐如是评价它:
重塑雕像的权利是中国独立摇滚乐的一面旗帜。
他们的作品引领了中国后朋克音乐的浪潮,并逐步迈出了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
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以震撼、优雅的现场表演获得歌迷的喜爱。
乐队主唱华东的现场演出十分投入;刘敏的和音不时地穿透灵魂让人震撼;马辉的鼓声则坚实有力。
从出道以来,一直高规格、高要求地走音乐创作之旅,更赢得了国外市场的认可。
我很喜欢华东,他对一个音符的较劲,对一节音乐的反复斟酌,手脚举足间,都是他对专业要求的把控。
这几天我在学习“课程设计开发营”,想向华东一样把自己“理想中熟悉的东西”做成课件,实现一鸭多吃,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以为自己熟悉的领域是微习惯,同时也翻查了自己近一年的时间跟踪记录表,试图找出更多证明自己在微习惯上的显著成绩。
果不其然,没有找到!
课程开发设计课的Leo老师说:设计课程要先从澄清【谁】开始。
我也犯了这个大忌,先入为主地从“我”开始。
实际上,了解情绪、了解恐惧,才是一门课程开发的初心。
《纸牌屋》有句经典台词:一个人拼搏奋斗,动力绝不源于敬重,而是恐惧。
洞察用户的需求,发掘他们渴望实现又遇到障碍的事情,帮他们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
这就使我矛盾了。
我想像重塑雕像的权利一样,在自己的小众边界里自由快乐地畅游,但又没有这样的群体支撑我“这样玩”。实际上,我已经陷入自嗨故事机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Leo老师教我们利用用户访谈和同理心访谈方法,调查自己设置课题的市场受众,倾听市场“痛点”。
同理心访谈有6个问题清单,分别是:
1.在完成xx任务时,你遇到的主要障碍或困难是什么?具体是怎么样的场景?
2.在遇到这些障碍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情绪?
3.关于xx,你最想吐槽过/你觉得最不应该出现的是什么事情?
4.提到xx的时候,你觉得主要存在什么困惑?你是怎样理解它的?
5.当你遇到xx的时候,你一般是怎么解决的?解决效果如何?
6.当发生xx时,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个?
我尝试着问自己、一些平常向我请教这类问题的人,和一些平常我接触不多的人,开始课题的用户访谈。
今天中午我跟爱飞聊了15分钟,试图采用用户访谈六步法来挖掘她对我课题的印象,还有对微习惯的理解。
很多我理解中的微习惯都有不同的见解,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做用户访谈更多的是市场实际需要的声音,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优势。
市场上关于习惯的需求有:
1.怎样设定合理的目标?
2.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3.为什么别人都这么多“空闲”时间做副业和发展兴趣?
4.为什么你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
…………
朋友们,你呢?我想调查你对于微习惯的理解,如果你有时间,有想法,有自身某个点的需求,可以跟我反馈吗?我想收集这个课题的市场声音,还有你某一个实际的问题。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