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又将有一部分宝宝进入幼儿园,作为家长,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既担心宝宝入园困难,又欣慰宝宝要迈入新阶段了,不管是哪种心情,孩子入园前的准备还是不能少的,不然等到眼前才准备,那可就太晚了。
除了一些必备物品外,像是孩子的书包、水杯、文具等,这些其实是可以晚一些准备的,但是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准备可就不能再晚了。
相信不少家长也都听身边其他朋友提起过,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有多难,有的孩子甚至连续一个月,每次送去的时候都要哭,更甚的还会演变成大人孩子一起哭的。
于是对于许多新手爸妈来说,孩子入园就好像洪水猛兽一般,别说孩子抗拒入园了,可能家长自己都在害怕面对孩子入园时的情形。
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不少家长都陷入到了焦虑当中,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完全无法避免的,关键是要做好相应的入园准备,也就是注重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
比如,孩子可能会有分离焦虑,那家长就要想办法去提前缓解这种情绪;还有孩子因为自理能力差,不愿去幼儿园的,家长就要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只要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孩子入园就能轻松许多了。
1.生活自理
自主吃饭:一般情况下,提前两个月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练习自己吃饭,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尽量做到不挑食、不浪费。
自主喝水:如果没有家长的提醒,有些孩子总是想不起来要喝水,家长就要培养孩子主动喝水的习惯,而且要尽可能多喝,不要每次只是喝一小口。
自主如厕:如厕问题也是许多刚入园的小朋友的一大困扰,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便意,同时还要教会孩子独立如厕。
独立入睡:幼儿园都有午睡的,并且是没有家长陪伴的,需要孩子自主入睡的,所以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
穿脱衣服: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的能力,在家的时候,尽量让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多多练习。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需要孩子多加练习的,在反复的练习中,孩子的各种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还是得“狠”心一些,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2.时间观念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要按照园里的时间表来学习和活动了,所以提前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比如,家长应该保证孩子做到早睡早起,既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能避免耽误去幼儿园。
3.心理建设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有些孩子之所以出现非常严重的分类焦虑,变成入园困难户,就是因为心理建设做得不到位。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提前带孩子熟悉下幼儿园,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充足的认识,不会觉得过于陌生;
提前做一些分离的练习,让孩子知道分离只是短暂的,到时间之后,爸爸妈妈就会来接他了,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家长注意给足孩子安全感;
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家长扮演老师,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角色;
读一些与幼儿园有关的绘本,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幼儿园。
如果家长可以做好上述的准备工作,孩子入园就会更加顺利。
阅读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MzcyMzE2OA==&mid=2247488010&idx=2&sn=dc5cbabb07d55ab613992d1db764b21b&chksm=cf424cc5f835c5d3b20749c346854013f0be3828a0b8e8acdcc41cb0ffc3e1a6885c38262d08&token=1236829767&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