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能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但是一些负面的影响也逐渐的呈现了出来,对于听力的损害就成为了其中最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专家检测报告现实,通过随身音源聆听音乐的用户逐渐增多,噪音性耳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但是随身聆听设备也是很多人日常不能或缺的娱乐方式,如何做到健康的聆听值得我们讨论。
贴着跳广场舞的地方走,经过唱得正欢的大音响箱时,
他突然就摔倒在地。等有人打110警察来了之后,
问大爷怎么摔倒的,大爷的回答竟然让所有人无言以对,
他说:音浪太强,不晃就被撞到地上。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也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可能接受不了的分贝,很多人对于分贝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其实分贝是一种标识声音强度的单位,而人们可以接受的分贝为多少,如何判断周围的声音为多少分贝呢?
其实通过专业的测试我们发现,人们在60-70分贝的时候就会有损神经了,而60-70分贝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60-70分贝的声音到底有多大。
通过上面的表格朋友们也可以轻松的判断噪音和多大的分贝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朋友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注意。
入耳式耳塞相对来说损害较大
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现在使用耳机的朋友越来越多,在上下班的路上总是会使用一些入耳式的耳塞聆听音乐,这类耳塞产品由于发声单元距离耳朵较近,也或多或少的对听力造成伤害。
但是为什么会造成伤害呢,仅仅是因为听音乐么?我们在这里就来为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解答,由于人耳的结构较为复杂,里面都是一些小毛绒之类的东西,其数量有限,声音造成空气的震动会带动这些毛绒的晃动,让人们聆听到声音。
而聆听的时候正是这些毛绒来回弯曲晃动,但它们却是不可修复的,损坏了就没有再生的功能,经常损坏的话,耳朵听力就会随之下降。事实上长时间的听东西,无论是噪音也好,音乐也好,只要是声音,都应该注意避免。国际上对正常耳朵暴露在不同声音大小上的极限时间拥有一个比较标准的数值表。
可以看出在85dB的情况下,还能呆8小时,90dB就只能呆4小时了,这些数字还是指的外界正常的声音。另外这个是属于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还认为听力损失25dB以下都不算听力损失,那么对于发烧友而言,这个时间和响度就需要大大的减少。而且用耳机或者耳塞,由于发声单元离耳朵比较近,受到的刺激会更大,所以自然的,听歌的时间就更加应该短了。
大音量
通常来说,在户外环境下使用大音量听歌,可以抵消周围的噪音,这是很多人的感觉,但事实上这种错误的做法会使听力遭受更大的损伤。如果你发现自己平时会出现耳鸣或幻听的现象,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听歌习惯了。至于音量大小的界定,国外一些权威机构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当你无法听到周围人的谈话声,音量就开的很大了”
听力保护需要注意
而在相对于安静的环境当中,可以通过改变分贝来做到舒适的聆听,并且对听力也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在家中的聆听的话,可以将其音量控制在60-65分贝左右就能做到及听清楚声音,又不会对听力造成过大的损害。
一般的平头耳塞隔音在5-8分贝,如果按噪音75分贝来算,隔音隔掉5分贝,那么进入耳朵的噪音就是70分贝,加上超过的20分贝就至少需要90分贝才可以听得清音乐了。而90分贝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了,大家就应该注意了,在户外吵闹的环境中使用平头耳塞是不太好的。
头戴封闭大耳机隔音在15分贝左右,那么基本上就是要把音量开到80分贝左右,会稍微好一点,而且由于耳道不会充血,对听力保护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入耳式耳塞隔音在20分贝左右,相对来说更好一些,所以我们聆听的时候音量是要开在75分贝就可以听清音乐了,这个其实已经是在安全范围内了。入耳式耳机因为紧贴耳道,因此可以有效的阻隔外部噪音,而耳塞式耳机就不能很好的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周围声音比较大的情况下听音乐,选择入耳式耳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入耳式耳塞的胶套很有讲究,不同的塞套隔音效果会不同,选择合适的尺寸对于隔音是有好处的,另外记忆海绵套会更加具有隔音效果;不过三节套会特别深入耳道令耳朵充血,对耳朵是不太好的。
让我们共同爱护自己的听力。
喜欢使用各类播放器的朋友,音量降低至能听到周围人的正常谈话,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不要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或伤及鼓膜、听小骨,影响听力。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
经常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
摘下耳机,聆听听自然的歌
听啼鸟在小窗前鸣唱
听清风在柳芽间穿过
听滴露在草叶上滑动
听暖阳在花瓣中降落
听美妙在自然深处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