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有没有这种碰到过这种情况?
抓不住重点和要领。工作临近deadline,还在迷迷糊糊兜圈子,一番折腾后又回到原点。
无法清晰表达。话在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脑子里一团麻乱,不知道自己该从何说起。
难以决策判断。满脑子朦胧的想法,总是没完没了地搜集信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2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也许是因为你不常进行深入思考的缘故。又或许你压根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深入思考”。
从小,我们就被“标准答案”束缚着,会背、会默、会踩着给分点答题。“独立思考并给出自己独特见解”之类的事情却不会被鼓励,没准还要冒“开红灯”的风险。于是我们习惯了按标准的答题思维去思考,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长大后,身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和结论太过容易,渐渐降低了“通过事实、数据、逻辑求取真相,并验证该想法”的能力。加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不停地刺激着感官,注意力被不断吸引和切换。
我们越来越浮躁。谁还去进行“深入思考”?
久而久之,思考力减弱,导致无法快速做出准确判断、无法迅速抓住问题关键、无法瞬间理清脑中思路并清晰表达。
3
怎么破?
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创始人、日本咨询大师——赤羽雄二通过多年的实践,在他的《零秒思考》一书中,给出了一个锻炼思考能力,让思考语言化、可视化、技能化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脑海中的想法一个个写下来。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还有一些小规则:
1)写在一张横放的A4纸上(不要用笔记本,不要用电脑记录)
2)左上角写标题,右上角写日期
3)正文写4-6行,每行二、三十字左右。关键是:1分钟内写完!
主题和内容不论是什么,内心的想法、当下的心情,……但凡是脑海中浮现的,都可以书写,哪怕是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也行。
4)每天写10页。10页!
5)可以多角度写同一个标题;可以将某个分述点再次作为标题,继续深入书写;可以写同类的其他标题。
刚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但多次练习后,脑海中的想法就会源源不绝地迅速蹦出来,感觉书写速度都会跟不上呢。几周后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4
我分享一下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两周“零秒”训练的收获吧(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小伙伴请去看原著哟~)
1)逐渐将思考养成习惯
每天要写10个标题呢,一开始完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于是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去尝试提出各种问题,也会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有些什么想法都会迫不及待地作为标题写下来。
渐渐地,脑子里的想法就多了起来,也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再像上学时那样——当老师问“有没有问题”时大脑一片空白,不清楚自己到底清楚没有,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2)不断训练瞬间思考的能力
对着自己写的问题标题,要努力在1分钟内快速做出解答,刚开始时还挺费劲。不过随着持续练习,每天坚持写10页,思维的确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能越来越快理清思路,做出解答。
3)深入挖掘和梳理自己
每天写10个,10天就是100个问题呢,数量累计得相当快。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大致分类和整理,也会有些惊奇的发现——原来我最主要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啊……并且,通过深度挖掘会捕捉到一些内心深处以前从未触及到的想法。
真是自我梳理、自我探索、自我挖掘的良方。比如,我曾写过下面这些标题:
对于你想做的事情,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
可以从哪些地方起手做出一些改变?
怎样能够更快速地行动?
怎样更持久地行动?
可以怎样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为什么老是晚睡?
你为什么不希望另一半是个胖子?
你期待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为什么想要成为那样的人?
你现在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要成为那样的人,你可以从哪些地方开始着手行动?
我为什么内心是个逗逼,却时常给人高冷的感觉?
……
似乎,随着持续尝试“0秒解答”,我的确在向着“瞬间抓住问题的关键”、“瞬间学会清晰表达”、“瞬间做出准确判断”的方向前行。
并且,在好多次梳理后,我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原先浑浑噩噩的人生好像变得明晰了一些。
或许长远来看,人生轨迹都会有些改变呢。(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十年后再来印证、解答了,我期待那是美好的改变)。
5
试试吧,做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