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起源较早,跨时代较大的一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需要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断冲击,带来新的挑战。古诗词积累运用要承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担,继续发扬它的风采,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积累古诗词的意义在何?
首先,积累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比较古老的一支,古诗词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理解古诗词,积累古诗词,才能熟练地运用它。“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诗歌成为我们才华中最有力的体现。
古诗词成就了我们最浪漫最委婉的表达。人生处处有诗意,就如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时”,那么委婉的拒绝,让人那么容易接受;失意时,莫忘对自己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得意时,记得提醒自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我。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词中那简短而有深意的几个字往往富含了很多很多东西在里面。它是古人看事物的角度,时间跨度虽大,但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却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积累古诗词,让我们的话说得更有水准,让我们更好去理解他人,理解生活。
其次,文章中恰当运用古诗词能够给文章添彩。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很喜欢引用诗词,而且非常善于运用古诗词。春为岁首,标志着希望和梦想的新起点。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讲话致辞中,多次引用与春天有关的经典名句,暖人心扉,鼓舞斗志。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就用了“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来激励正当奋进时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他用诗句来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再次,诗词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发现,虽然很多人他们的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中国古诗词。从这档节目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人的不同经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中,有一个选手,她的身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的经历让人感动,在述说她的古诗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得了癌症,在面对病痛灾难的时候,是诗词给了她勇气,给了她信心,给了她力量。在分享她的故事的时候,她就说到,曾跟她一起的病友,有很多都走了,她很庆幸她还活着,还很乐观地活着。谈起诗词,她满心激动,眼睛里闪着快乐的光芒。她有一个弟弟,一个脑子里有着肿瘤,病痛发作控制不住用手打头的弟弟。她说,每次弟弟发病的时候,她就给他读诗,读着读着弟弟就会冷静下来。诗词,它确实有着它自身的魅力。当一个人无助,需要安慰的时候,它就有着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们勇敢面对;当一个人情绪烦躁的时候,它或许就是一剂让人平静的良药。
古诗词,它是中华传统文化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颗。在这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我们更要继续继承和弘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