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与作客嘉宾聊奉贤,由奉贤名称由来开谈,敬奉贤人,贤文化,给我最初的印象。
看了关于沪派江南、美丽乡村的报章,有了去奉贤一探究竟的想法,临行前东哥加了2站,其中之一便是颜子书屋。
电话中,东哥聊及孔子及其门生,由“贤哉回也”,我想当然,以为奉贤尊奉的贤人就是颜回了。
及登堂入室,展陈开宗明义,奉言偃为贤人。颜子书屋实为言子书院。打脸之余,算是拨云见日长了见识。
千乘之国。乘桴浮于海。吾与点也……学过一点《论语》,但支离破碎,不甚了了。东哥提出孔门十哲时,我一片茫然。言偃,字子游,十哲之九,且不止于此。十哲还有分类,言偃属于文学科。oh,my God!
由“瑚琏”由来,到君子不器。由千乘之国到夫子哂之。由礼崩乐坏到礼乐教化。由全面小康到大同社会。由南方夫子到南北禅宗。从儒家思想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可以聊的话题,总是很多。
孔子唯一的江南弟子,南返传道,最后一站即为奉贤古地。言子故居、言偃墓离沪不远,观展结束,东哥立下“宏愿”,待到山花烂漫时,前去观瞻。
生有涯而知无涯。浮光掠影观展时,我看到有研究言偃的专著《子游传》,讶异之余,更多的是慨叹。对孔子及其学说都一知半解的我,遑论他的门生和著述了。这一点,犹如我在言子书院阅览室看到的日本学者写的《魏晋南北朝》,真的是惊鸿一瞥啊。
奉贤,五大新城之一,发展不可谓不快。电台节目谈到的,东方美谷,数字江海,名声在外。当我们车行在一马平川的金海公路时有这个感觉,当我们徜徉在九棵树艺术中心时有这个感觉。弦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