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氏史话:蒙恬之死

蒙恬是秦始皇一统六国时手下的将领。他的祖先是齐国人,自秦昭王时入秦为卿。其先屡有战功,至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显赫得为秦将,大破齐国。

当时的秦国已兼并天下。于是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人北驱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修筑长城、设置要塞。在外十余年,声威震摄匈奴。

后来秦始皇在巡游天下、寻求长生的路上死了。赵高与李斯阴谋立二公子胡亥为皇帝。立了胡亥之后便派遣使者以罪赐长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因为心生怀疑而请求申述。

这个时候胡亥打算放过蒙恬。可赵高因与蒙恬有旧怨,故而说了一些坏话坚定了胡亥杀蒙恬的心。此时的蒙恬站出来为自己辩护,说了一些非常著名的话。

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 ... ...

(我不是因为怕死,而是害怕羞辱连累了先主的声名)

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

(顺理成全,是道义所崇尚的;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

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 ...

(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不应得的罪名,因此,他死后给予评定为‘缪’的称号)

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

(认为他们的国君(秦缪公等)不贤明,因此在各诸侯国中名声狼藉。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

好一句“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加于无辜的人身上”。

蒙恬自以为无辜者,不应该受到惩罚。然而他连年征战又杀害了多少无辜者呢?三十万人修筑长城、边塞,又是如何让无辜百姓耗费人力、物力呢?

在我看来,他的辩解,恰恰将他自己的罪名坐实。口中言必称“大义”,所行却与道义相违。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被道义诛之。

最终蒙恬被迫吞药自杀。哪怕没有死在战阵里、没有外敌的攻杀,因缘所至,依旧逃不过。他的下场,和长平之战坑杀了40万人的白起是一样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走过这四年,没有你又怎么样呢😌
    土土哟阅读 97评论 0 1
  • 不带伞没有原因,带伞才需要 ---浊 今天遇到一个很有趣的女孩,小小的个子,撑着一把小花伞出现在我的眼前,看清她的...
    浊公子阅读 3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