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要说起它的别名鬼见愁,就有种惊人的感觉。在古代中国,无患子是道士和神巫用来驱邪的法物。
无独有偶,夏威夷也生无患子。古代夏威夷人的赞美诗说,草木山石都有属于它们的神。因此,在这个众神充满的国度,无患子也一样受人敬重。
《古今注》说,神巫抓到了鬼,就用无患子树做成的木棒打杀,这样就不必担心鬼崇的滋扰生事。如此怪诞的传说,连李时珍都信,而且还用鬼见愁称呼无患子。
无患,就是无忧患、苦患、凶患、眼患、养患、遣患等患。夏威夷的巫师,在为病患驱邪时,脖子上也会挂上用无患子、红豆做成的珠串,以此增强驱邪的法力。
无患子,在古印度佛教被称为“阿唎瑟迦柴”,梵文Aristaka的音译。大正藏第十七册《佛说木患子经》,全文不足600字,但有一个重要的教授,用木患子串108粒念佛,一遍乃至十万遍,可解脱苦难,这也就是佛珠的由来。
无患子,怎么又变成了本患子?《山海经》记载: “又东北五十里,曰袟筒之山,其上多松柏机桓”,这里的“桓”,据考证,“桓”与“患”之音近似,后人把它称为“木患”,实际上“患”是“桓”的讹音,这仅为一家之言。
东晋《博物志》说:“无患子,核坚,正黑,可做香缨”。这里说的香缨,就是一种香囊的配饰。既使今天,人们也会把无患子做成包包或手机等上面的挂饰。如此看来,无患子不论古今,都可是一种美的装饰。其中的奥秘,恐怕就两个字:“无患”。
无患子,还有“印度的肥皂”之说,原因当然是指它的去污能力。《山海经》无患子注释:“着酒中饮之,辟邪气,浣衣去垢。”这三种使用方法的第一种,今天已不多见。
第二种辟邪气,不是但指传统意义上的魅魑魍魉作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患子对病毒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有效成分可能是茶多酚或皂苷。
无患子,外形看上去像龙眼,但是不能吃。它那厚肉质状的果皮含有皂素,是古代主要的清洁剂之一。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有人会把无患子制作成手工皂、洗发水、清洁液等,用来洗头、洗碗、洗衣。
据报道,有孩子对化学洗涤剂过敏,多处求医无果。一位老中医建议用无患子替代洗衣粉,结果,一段时间过后,孩子的皮肤过敏症消失了。不仅如此,无患子还有更多的功效,有待发掘。
前些天,在女王植物园运动健身,无意中发现了夏威夷也生无患子,于是顺手拣拾十几粒。记得小时候,家里会用它洗碗或洗衣服,有很多泡泡。后来就渐渐地不再使用,原因是有了更方便的洗衣粉、香皂、沐浴露等。
无患子,就像夏威夷众多的植物那样,生长在无染的自然环境中。倘若不是偶然遇见,根本就不知夏威夷也生无患子。整理了一篇短文,当作遇见无患子的馈赠,分享给热爱知识的人。
10/7/2021年晩上育婴坊写于夏威夷檀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