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江南风光秀美,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称道。有不少诗人画家游访江南后,难以忘怀,作诗作画追忆江南风物。这首双调《水仙子·咏江南》题名即点名咏叹江南的主题。从曲子的内容上看,张养浩抓住了江南山水人家的一些意象描写江南旖旎的风光和淡雅的情趣。
开头单刀直入,描写景色。“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春江上雾气飘飘,烟水相映,分外缥缈。晴空万里,阳光铺洒在江面上,使阴湿的江景变得更加柔美、动人。两岸的人家依水而居,小桥横跨,粉墙黛瓦,安宁而充满雅韵。
“一江烟水”语出,使得明媚的江景横跨读者的想象空间;画檐联结的水边人家,由浅入深,赋予缥缈悠远的江景以真实、细腻的色彩。这两句从横、纵两个维度为整幅江南水乡图打下底子,确定了画中的经纬、布局。
接下来两句“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承接上文而来。上两句写江水和人家,着眼于画面中大关系的铺排。这两句拉近了镜头,写江上更细致、精巧的景色。荷叶莲蓬,茂密丛生,其迎风而舞的袅娜情态,透露出了淡淡的秋意。举目望去,江面河边空旷处沙鸥嬉戏舞蹈,反反复复,不知疲倦。
这两句描写围绕芰荷、沙鸥两个意象,既突出了江南风物的特色,又点明了时令。“秋光淡”“舞再三”,没有突兀的色彩,又不落俗套,很好地应和了上文“照晴岚”“接画檐”的色彩背景。这四句一并写江南自然风光留给作者的印象,在这幅泼墨山水画中,画檐相连的水边民居,还只能说是点缀、或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一般性意象。接下来四句通过对人文景观的描绘,抒发对江南风物的喜爱之情。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门口的珠帘,在阵阵香风中连绵十里,同联结的画檐一道,构成了一幅繁华都市的景貌。画船儿游弋在江湖之上,与沙鸥荷丛相映成趣,像是一幅巧夺天工的梦境,此时观来,那船儿像是从天外游来一样。在集市旁的竹林边,供客人沽酒的店家将酒旗高高挂起,酒旗儿迎风飘动。
江南之美,不但美在自然,更美在江南人创造出来的、巧夺天工的人文宝藏。作者有感于这一片美丽而富庶的土地,用一首曲子表达出了自己的无限爱意。“一江烟水”,洒脱又缠绵;“两岸人家”,顺畅而温馨;“一段秋光”,朦胧又清丽;“十里珠帘”,旖旎且婉约。在对实景的描绘或回忆中,加上了小说家的夸张与艺术家的画笔,使得这幅图景浑融面有张力。最后一句“爱杀江南”,想道出心中的浓烈情感,仿佛还有无限的思念与缠绵素绕在口舌间、埋藏在心底里,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