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与富养女儿

先来晒个娃:原片无修图,我就爱你的包子脸。

嗨!你好!

你是羽翼未丰的雏鸟

偶尔也有这种认真表情


但严肃不过三秒 哈哈

回归二货本色

其实我认为儿童摄影,不用大费周章的修图,往往原片就够了,贵在写实。

最多一键磨皮,真的。

而对于我这样天天黑娃的妈妈来说,不磨皮都很好看啊!

就爱你的包子脸

小呆萌

然后是撩我的表情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要每年花钱拍套系,还跑那么远,其实就是因为仪式感,仪式感是幸福的来源。

一个小小的人儿

对着镜头的每一个瞬间

都是定格下来的温暖

她的一颦一笑

被影像直观保留

本身就是一份走心的礼物

尤其是将来回头看

任何时候都是温馨的

照片,其实最大的意义在于定格属于宝宝的瞬间,那些在岁月里不明显的点滴变化,都会在拍摄里无所遁形。

譬如,我会拿出去年的周岁照和今年比较,周岁照的时候苹果不会走,两岁时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飞奔蹦跳。

这些区别,是直观的,一目了然的。区别中饱含了为人母的成就感,对这段辛劳带娃的岁月,是一种慰藉。多年以后,再拿出来,也会让孩子的回忆更加温暖。


再说说旅游,其实带娃出游并不一定鸡飞狗跳,苹果37天出省旅游,儿子两个月多一点出省,其实虽然辛苦,但也是一种全家总动员的仪式感。


酒店园区,自信的大步向前

八级大风的当天,海边吃糖

大风里面遮阳伞都打不开

儿子也只是浴巾搭住腿

酒店浴缸泡澡玩水

四处望

一脸任性

金滩海边散步

就像出门旅游,很多家长都觉得又累又浪费钱,总觉得孩子小,带起来麻烦,而且又记不住去过哪里。其实旅游的作用不会立竿见影,但绝对某一天让你惊讶。

比如苹果现在方位感记忆就极其好,一岁多去过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次,两岁多再去,她记得路线,并且超爱给我带路,这些时候,她自己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超级喜欢大海

弟弟刷个存在感

和爸爸一起玩水

兴奋的笑

在老街停步

在外地冰淇淋都好像格外甜

满足的表情

想吃嘛?


仪式感,在于这些外人看起来兴师动众的举动,事前小心翼翼紧锣密鼓的计划安排,和事后的心满意足欢喜雀跃。即便旅游累成狗,回来看照片的时候,也是妥妥的先抑后扬,是极好的体验。

人常说富养女儿,但多数人往往只注重吃穿,娇生惯养罢了。殊不知其实阅历和眼界才更重要,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妈妈的思想层次和教育方式,更是直接影响后代的高度。

最近的例子,莫过于5·20当天占据各大娱乐头条的英国的米德尔顿家族。母亲卡罗尔·米德尔顿,殚精竭虑,花了十几二十几年时间,让大女儿凯特成了王妃,完成了整个家族从中产阶级到王室贵族阶级的跳跃。二女儿皮帕又嫁入金融豪门,人们议论纷纷,权利与金钱,卡罗尔原来都想要。

于是有些家长豁然开朗:富养女儿,绝不是吃穿,是要让她们的目的性更强,读贵族学校,可以比同龄人眼界高远素质优秀。放眼阶级固化的中国,虽然没有王室,但妈妈们摩拳擦掌,打算把女儿嫁入豪门的不在少数。

但其实我不认同从小给女儿灌输那么明确的阶级观念,尤其是这种目标性极强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我希望我的女儿是我面前承欢膝下的娇娇公主,更希望她是可以手执剑与盾,能够独当一面的女骑士。

想入豪门,自己便应有匹敌豪门的质素,不然,怕是入了豪门也枉然,仰人鼻息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君不见多少昨日奢华婚礼,今日豪门梦碎的实例。

梦太虚幻,仪式感带来的幸福才更真实,我享受于这短暂的十几二十年时光,我会每年都给她拍一套写真,每年至少出游一次,直到她18岁或者20岁。

就像我昨天晚上写的,我惟愿女儿一生岁月静好,我愿意替她负重前行。


流水账了一千字,最后,让苹果来比个心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