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习总书记在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跟着《孙中山宋庆龄与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去武汉打卡辛亥革命纪念地。
一、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由于《孙中山宋庆龄与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设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出,这里自然成了我们武汉之行打卡的第一站。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
这里“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建筑设计,几何V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彰显中国建筑特色,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由于是新建馆,现代科技在这里得以最大化的运用。但不论怎么样,一些传统的方式还是展览的主体,如文物图片展,在这类展览中主体地位还是不会被撼动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这里,蜡像馆展现当年革命斗争的情景栩栩如生;复原场景达27处之多,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了我,让我仿佛置身于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洪流之中,在亲耳聆听由中山率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呐喊,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最终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
第一站确实不虚此行,非常值得一去。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到武汉参观旅游,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与黄鹤楼一样是必须打卡之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俗称“红楼”,位于黄鹤楼所在的蛇山脚下。
这里前身为清政府湖北咨议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起义成功后第二天,在这里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督府,从此这座红色的建筑成为结束封建走向共和的象征,因此被称为“共和之门”。
纪念馆以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
这里以收藏辛亥革命时期及辛亥革命人物相关的文物见长的专题性博物馆。目前这里收藏有文物数千件,有“辛亥名人字画”、“共和纪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谱”等。
宋庆龄很少对外题字,但1979年3月7日,宋庆龄却为该馆题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方匾名。足见宋庆龄对该馆的重视和关注。
三、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古镇,以“中山舰”的名字命名,展示了抗日英烈为国捐躯,铁血悲歌的革命精神。
站在中山舰前,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油画,那是1922年,在广州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观音山的场景。当时宋庆龄掩护孙中山先行撤退,然后自己才和警卫人员一起撤退。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宋庆龄仅有的一次怀孕流产了,也是因为这一次流产,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在“救国救亡”运动中,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为了“振兴中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中山舰博物馆距离市区相对较远,但是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里不仅仅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四、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
打卡第四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旧居。
宋庆龄汉口旧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黎黄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号,是一栋三层小楼。
这是宋庆龄1927年在武汉的居所。1926年底,国民党中执委在庐山召开会议,决定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2月10日,宋庆龄和国民政府先遣人员到达武汉,随即住进了这幢小楼,并在此生活、工作了8个月。
现在,这里主要是宋庆龄生平展和原状陈列。馆里开展的“小先生”活动非常受少年儿童和家长的推崇,已成为该馆的精品活动项目。
五、江汉关博物馆
江汉关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目前由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三馆组成。
这次,我们主要参观了江汉关大楼。1862年,江汉关设关;1924年1月,江汉关大楼落成。
作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巍然屹立在长江边上,见证了武汉百年的历史风貌和沧桑巨变。
江汉关和黄鹤楼一样,目前已经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LOGO。
而今的江汉关博物馆,已是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到武汉旅游和年轻人打卡的必备之地。
这次武汉之行时间非常紧,但收获却不小。大江大湖大武汉,美丽的江城,找机会我一定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