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在一个小县城,我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春末夏初的午后。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家庭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基本的温饱已经没问题了,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抓住了一些时代的机遇,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了。在这种物质水平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还处于半开放状态,传统的影响较大,大年三十看春晚还是家家户户的惯例,娱乐活动相对匮乏,还远达不到现在这样的全民参与度。
时至今日,我已经想不起来当初我们小学是搞了个什么活动,反正我们是看了一场表演,主要是歌舞节目,其他的表演也都永远地留在了那个下午,只有一个节目跟随着我的记忆走到了今天。
那是个阳光明媚又凉爽的下午,前面的节目唱唱跳跳,我们看着热闹,但也觉得平常。不过就算平常,坐在操场上看节目总比坐在教室里枯燥地学习带劲儿,所以大家也都挺兴奋。我和好朋友正边看节目边吐槽台上的表演,评头论足,交头接耳地低声笑着。这时,舞台上跳上来一个穿着像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的少年(当年,我们还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这么响当当的人物)。那帅气而又潇洒的舞姿,实在让今天的我描述起来依然觉得词穷。我清楚地记得他那高傲而难以亲近的样子,他甚至都不往台下看一眼,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似乎不屑争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许,但他又很轻易地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尤其,是我们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而又情窦初开的少女们。
我和我的朋友刚才还嘻嘻哈哈地东拉西扯,现在都被这个跳街舞的少年弄得心里小鹿乱撞,或许,已经偷偷地在心里编织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了……那傻傻痴痴的样子相信读者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脑补出来了。这时,我的朋友已经跟着大家站起来欢呼了,人群中,我还听到有人疯狂地喊着“爱”啊什么的,我瞬时清醒了一些,作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习惯性地在心里鄙夷着他们的“肤浅”,但同时,我的眼睛始终没能从那个潇洒少年的身姿上移开片刻。
表演结束了,可台下的观众却显然意犹未尽,欢呼着让少年再来一段。在大家狂热的一再邀请下,那少年还真的上台了,台下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口哨声。
随着少年临时加的表演结束,整个歌舞表演也接近了尾声。这时,我发现我的朋友有点异常,她的眼睛不停地追寻那个少年的身影,主持人的结语和校领导的总结发言在她眼里显得索然无味,我感到她已经坐不住了,恨不能赶紧结束这必经的程序,早点听到那句能恢复她自由的“解散”。后来终于等来了那句指令,我的朋友握住我的手告诉我她想去找那个少年,我惊讶地张大嘴,问她,你想去找他做什么,她对我说,她也不知道,就是想见他。
我当时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这傻丫头完了,这话完全就是言情剧里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用词啊,她会不会跑到那个少年面前忍不住表白啊,那样可太冲动了!另一个在心里回想着少年的炫酷舞姿和那放荡不羁又充满魅力的神态,情不自禁地心猿意马,心向往之……
耳朵里传来朋友焦急而又不安的声音,我想了想,用一种两肋插刀的语气说道,如果你真的想去,我就陪你去。朋友用感激的目光望着我,我甚至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泪光闪烁。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后台,可惜的是,我们只看到了几个工作人员在打扫会场。也许是之前抱了太高的期望,巨大的失落让朋友一时无法承受,瞬时哭了起来。我愣住了,讲实话,我只是有些迷恋,但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所以对于朋友的反应有点不知所措。只能陪着她,说些有的没的安慰她。
当然,这股狂热在她心里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作为成长中的一件小事,它也就这么叽里咕噜地被生活的车轮碾压过去了。但很久很久之后的今天,我却时常想起它来。想起来时,我并不为当时我们的傻傻的行为感到羞愧,而是由衷地觉得那样的真实和动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我才会有一天,看着年轻一辈,有底气地说一句,哼,谁没年轻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