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这书读起来不费劲,没有太多晦涩的理论,所以我也比较快速的用了几天的中午休息时间读完了。
思考:
什么是大数据?我认为更多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数据本身。
大数据应用的主要方向有什么?预测、数据挖掘、精准营销
为什么最近几年大数据火了?信息技术水平、互联网移动、应用,
大数据是个新玩意吗?书中例子就给出答案,人类早就有了这样的做法,只不过现在是信息技术提供了更便捷的可能。
讲大数据之前,我们应该普及一下数据从无序(或者叫无意识)转变到有序的过程:
在这个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的循环流转图示:
网上到处都是推荐此书的文章,赞为大数据的经典之作。我读了一遍下来,感受更多是必须叹服作者思维严密、涉猎广泛,书中有关大数据的例子真是不少,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和现实感。
摘取书中涉及的三个大数据应用的案例:
一、大数据仅仅是手段,不应神化
已经看过太多网上的关于大数据的文章、案例分析,但是我认为大数据仅仅是一种手段,是我们分析认识世界的诸多手段中的一种。我们既不要拒绝排斥大数据的应用,但也没必要神话大数据。
在读此书过程中,稍带也看了几部关乎大数据分析的影片,有本书中提到的《少数派报告》,还有《永无止境》、《源代码》。少数派报告中,类似我们在追捧用大数据去进行预测,人类借助先知的超能力获取对犯罪的预测和提前打击,但是书中和影片中都提到的有一个悖论的问题:如果你预测某犯罪要发生,所以去提前抓捕,阻止了案件的发生,但案件没有发生,又以什么为依据来抓捕嫌疑人呢?!
所以,我认为大数据的应用在预测方面的作用,不应夸大,因为预测仅仅是预测,因其不确定性才带来未来的不可知,也许仅仅是大洋彼岸一只蝴蝶的翅膀多扇动了一下,就造成了另岸气象的巨大变化。在我们还没有发现其原理之前,大数据应用应该在提供思路、途径方向,先依照大数据的分析去做些突破常规、有创造性的事情,也许更有意义。
从古至今,对数据的统计应用一直没有中断过,我们人类在发挥聪明才智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字记录历史,通过积累和总结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只不过,现在我们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日益暴涨的数据信息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更大、能力更强了,将更多的信息数字化、数据化。在这个角度上,大数据其实不过是人类信息化发展历史中的一个必然过程。
大数据爆发的背景,是计算机普及应用、工作和生活信息化、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发达等因素,为之提供了能够使用的超大规模数据化信息。就如计算机与人下棋的程序一样,掌握了足够的棋局数据、能够推算每一步之后的可能,快速和超大的运算能力是实现这些的基础。
二、大数据还得以人为本
大数据本身是无意识的,或者叫无目的,是因为使用的人的发现或主观意识,才从中抓取到符合所想或支持所想的一些数据和比例。人才是核心。别以为有个所谓的大数据中心就能够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了。这也是我说要对大数据去神化的一点。书中所举例子,成功的案例其实都基本是一个打破常规、奇思异想的人或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团队,而这个人或团队一旦陷入对现有模式的僵化应用或崇拜,失败的结果也是必然。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大数据还是快数据什么的玩意,都仅仅是我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一个角度一种手段,都始终无法摆脱依赖于人的思考这个根本。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以为有了大数据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你的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只有当你的思考抵达,那些个曾经没有价值的数据垃圾,才会焕发出价值!不要荒废了你的思考这个核心!
作者说大数据只讲结果不讲原因。这个状态我认为仅仅是一个过渡时期的表现,如果要实现对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更加精准、甚至可以作为某种依据,必然要获得对大数据分析的果的可靠解释,也从而能对我们现有的行为、制度等获得新的认识,来进行可行的改变、升级或者重造,大数据的指导意义才发挥更深远。
三、以证券行业简单说说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理念出现后,对证券业触动不小。券商的主要方向是:摆脱数据孤岛,获取更多有关客户的数据,包括:覆盖各类业务的交易操作行为、个人基本信息、软件使用习惯、自选股、常用分析指标等,甚至建立大数据中心,实现对客户的理财需求挖掘,实施精准营销,辅以智能投顾来提供投资组合。券商由过去的坐等收钱变为了积极寻找和提供服务获取收益,尤其在账户开户放开的零佣金时代,顺应竞争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满足客户自知或不自知的需求更加重要。
证券监管方面,主要是借助大数据对海量账户的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对具备较高一致行为的账户重点检查,然后从中识别账户持有人关系和鉴定存在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的行为,成为打击证券违法行为的一把利剑。其实后期的识别和取证难度更大,也更重要。
与大数据有关的金融创新还包括:大数据分析实现征信、大数据指数和基金、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百度股市通”提供的“智能选股”、博时全球首只电商大数据指数基金、广发中证百度百发策略100指数基金、“中证腾安价值100指数”公募基金——“银河定投宝中证腾安价值100”、新浪则与南方基金合作开发了大数据100指数、大数据300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常规的行业周期、热门概念、重组等之外的新兴投资理念。
大数据看着很热闹,动静也不小,但是重要的你是否具备了挖掘的模型和思路,如果仅仅等着大数据系统极具智能的口吐金言告诉你想要的一切,这肯定是痴人说梦的想法。券商为什么过去没有去分析客户行为精准营销呢?是没有大数据、都是信息孤岛的原因还是主观懒惰缺乏竞争的问题?!大数据指数基金一定会让你赚的盆满钵满吗?这玩意儿诞生才不久,历史行情的辉煌业绩都是倒推得出的,就如同每一套策略交易系统的产生原理一样,因为行情发生了,所以才有如此这般的表现特征,并不能因此说有了这般表现就会有那样的行情走势,这个逻辑关系倒过来就是不一定成立的。
我个人认为目前证券行业不要忙着奢谈高大上的大数据建设盲目投资,因为这类项目一般都规模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眼前应该着力在整合信息系统、优化数据结构、缩减系统规模、提高数据使用效率等方面,也可以借用外部资源如蚂蚁金服、中关村互联网金服这类的第三方大数据服务公司的平台来获得征信、交易撮合、风险发现等服务。
四、结论
人们都说,中外著述的差距有时是很大的,中国的作家习惯铺垫和描绘,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国外的就相反,喜欢直捣要害,将复杂的事情抽象简单化。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很适应国外这类书籍的缘故,对大数据时代一书,我没有感受到很多的震撼和脑洞大开感,也许和现在各类大数据的文章太多有关,已经把此书的观点各自领用发挥了一番,也许是我还没有领会到书中精华所在。对大数据的感受,我认为就如同“逆向思维”一样,更多是一种方法,只不过大数据是基于客观数据之上,逆向思维是基于抽象思考,但都是我们认知世界、社会、行为等的一个方面。
大数据并不足以成就一个时代,它更应该与“互联网+”、产业创新、智能化、虚拟化等概念放在一起,才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现在因为大数据热门,就什么都喜欢套上大数据的概念,其实绝大多数的所谓大数据不过就是数据统计的延伸而已,核心是数据的多维度、多样性以及统计模型的建立。
本文作者: 大同证券 肖海峰,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