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的提醒下,我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好好的写写,录录了。于是我迈着小步子,拾起那支因磨损而带着独特细纹的笔来到这,希望自己能把这个月发生的美妙的事转述给这张白纸。
这个月神奇极了,我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下来一个班的名字。尽管从小到大也能够结识那么多同学,可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从自我介绍到给每张脸在心里补充好资料,这个过程让我享受到一种幸福感,一种互相认识的所带来的乐趣,这真是你对着机器不可能感受的,而且因为我们的师生关系让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我更是从中获得超脱于此前的成长。
掉了阵胃口,现在我该说说为什么我的标题叫做亦友亦师了吧。
首先呢因为我觉得朋友是作为老师的前提。很多老师说最好不要和关系学生太近那样学生就不好管,管不住了。对此我嗤之以鼻,为什么对待学生要用管这个字?更要用一种对待操纵木偶般的态度对待?其实孩子在朋友面前才会卸下所有防备,真实的做自己,而在老师这个名词面前往往是装成乖宝宝的,你要不要跟孩子做朋友取决于你想不想看到孩子真实的那一面,尽管有时候确实让人哭笑不得,但那很真实啊!况且对待那么感情丰富多样,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我是舍不得把他们管的成为个亦步亦随的木偶的。
我在开学的时候说:我想和大家成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信任。而孩子们不负我的期待,确实对我亲热的像朋友一样,在下课时会来问我是不是无聊?为什么一个人在办公室,然后就有一大群孩子陪着我,会夸我你今天好漂亮,会在日记本上甚至试卷上写喜欢我,会画一幅幅稚嫩而本真的画给我!在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大把花,已经很满足了但是还有些孩子对我委屈的说:老师,我没有零花钱所以没法给你买。听着这话真是心都被融化了。
我也是很努力的让课堂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和游戏,不要沉重重的让孩子觉得上课是在吃苦受累。比如我前阵子为了让孩子更有兴趣回答问题,实行了一个像游戏般的环节。班上的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坐在中间两个组,可是总有组要坐在两边呐!于是我将坐在中间这个权利当成砝码来诱惑孩子们的积极性,先让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当得知自己是哪个小组后我把四个小组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今后我们将会以你们回答问题的表现来加分,回答的人无论好坏对错都有加分,希望大家多多的举手,一个星期一次评比,分数较多的那两个组就坐在中间。
这个方法把我累坏了,其一:因为我要在上课时注意让四个组都能得到公正的发言机会,毕竟举手的人很多之后,要苦恼让谁发言了。其二:我还要让有些太积极的孩子遵守安静举手原则,一些孩子喜欢说叫我叫我,总在我没叫他时抱怨,这抱怨是会感染的,我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形成我努力了就一定立马有回报的思想和养成一旦有不满意就抱怨的习惯,所以在这方面,我也花费了一些心思和时间去引导大家往好的一面去理解我,毕竟朋友之间如果互相理解才能走得更加愉快是不?其三:鼓舞平常不太爱发言的孩子去积极发言,这个是很自然的进行的,在很多孩子都发言过后,我就说:我想点一些这节课还没发言过的小朋友来说说,这个机会给谁呢?然后就有一大群孩子叽叽喳喳的说:我我我!
后来我发现这个小游戏不仅可以用来加分,也可以适当惩罚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会被扣分呢!做了老师之后我觉得:很多事情不要用嘴巴声色尽厉的去计较,去换个大家能接受,不伤心而且很暖心的方法去表达不是很好吗?
愿我们这些孩子都能够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