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互联网比较「单纯不做作」,分久必合之。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将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虽然没有洞察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 YY 可能的结局。这个结局应该不会太有戏剧性,但相信过程会很精彩。
强者越强,只有第一没有二和三
从「千团大战」到「打车出行」,风险投资大鳄已经秀出了他们的肌肉。一旦竞争的核心壁垒消失(比如技术、关系),那么资本将成为最后的壁垒。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先用钱解决,速度才是关键。共享单车头部几家公司隔几个月就融资上亿美金,估值也是成倍的疯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不是几家公司或者是那些创始人的事情了,都已经进入了资本的赌局了。前有大众点评和美团,后有滴滴和优步,当资本发现烧钱已经无利可图的时候,就到了该约出来喝杯茶了。
目前看来,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两家已经很明显,至于第三名到第 N 名,机会已经不大。从市场占有量,到资金储备和社会资源,以及用户认知来说,都已经落后太多。
VC vs 腾讯 vs 阿里
查看摩拜单车和 ofo 的投资记录,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投资到最后,又变成了腾讯和阿里的较量。
以下是摩拜单车的部分投资信息,腾讯从去年 C 轮就开始下注,并在 D 轮和 E 轮中持续下注。
以下是 ofo 的部分投资信息,阿里巴巴在 D+轮开始下注,而更有意思的是,阿里在下注 ofo 之前的一个半月还下注了永安行。(滴滴出行的投资下个章节再说)
不禁让人回想起“滴滴”和“快的”相爱想杀的那些日子。
在另一篇 《原来这才是「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中,我提到了几点可能的盈利模式,其实还差了一条「To腾讯&阿里」。虽然现在共享单车大热,有一部分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催熟,但每日上千万的订单流水,以及未来可想象的每日上千万的交易金额,以及最贴近用户生活的支付场景,避免不了又是一场较量。
滴滴出行:林子大了就怕踩到坑
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享单车算的上是滴滴的竞争对手。共享单车一旦满足了3公里以内的生活出行,那么打车市场必将受到影响,这也是让滴滴担忧的地方,所以也就早早的在2016年9月下注了 ofo,并在后续几轮投资中持续下注。
脑洞一下,当摩拜单车和 ofo 将其他的种子选手清盘之后,作为滴滴而言,最不愿看到的应该是 ofo 败给摩拜单车,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必定会将一些流量和优惠倾斜给 ofo。至于力度会不会大到免费,我想可能性到是不大,毕竟滴滴现在的业务已经不单单是打车,虽然会有一定冲击,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可以想象的是,不管最终哪家胜出,或者是合并,只要有可能,滴滴出行会继续重仓下注。
姗姗来迟的国家队入场
借鉴滴滴出行的融资历程,不难想象这双无形的手总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故事的最后
至于最终谁胜谁负,还是谁嫁给了谁,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重要,既然资本家们愿意再多玩一段时间,那么对我们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还能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免费出行,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讲个小故事。希尔在西部开了一间旅馆,生意大好赚钱了。米奇非常眼红,就在旅馆边上开了一家餐馆,然后也赚钱了。石油小亨约翰看到后,也参和着在边上开了一个加油站,结果也赚大发了。赚的盆满钵满的三个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有说有笑。而他们常常聊起的一件事,是各自在东部打拼的远房表亲,听说他们先后做起了自行车的生意,有的生产红色的,有的生产黄色的,之后又陆续生产了各种颜色的,结果红橙黄绿青蓝紫都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