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在公司里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首先,“内卷”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贬义词,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带给行业你内的经验、专业上的成长、经济收入,以及工作成就感,这些都是积极正面影响。
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努力工作”的意义,工作的底层逻辑永远都是勤奋。
但普通员工如果发现自己严重内卷,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的人生规划,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一下,如何避免在体制内的内卷问题。
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里的小便宜是指“眼前这点经济利益”
和享受被领导“捧杀”的快感。
要知道,工作中最明显的大亏,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造成的你自身价值的贬值,也就是常人说的“吃青春饭。”
你不一定要在工作给你的框架里成长,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被卷得苦不堪言,你完全可以跳出来。
那么怎么跳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首先我们要研究一下我们的老板。
老板是干什么工作的?
老板最大的任务就是制定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奖惩制度。
说白了就是制造“工作很快乐”的假象。
再此层面上,老板是这场游戏局中的主导者。作为员工的我们,可以遵守游戏规则,但不能丧失工作的主动权。
具体来说,就是做任何事以个人成长目标为基准,而不以公司的奖惩机制为基准。
做到手忙心闲。
“手”要真的忙,不能磨洋工,摸鱼不是好习惯,工作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
但心态可以放平。
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要把它分配给自己最需要的领域。
先找准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在“技术性、专业型”人才,就不要倾注太多精力在创造业绩上,时刻把好自己的舵,不需要为了得到奖励和荣誉而投入过多无效时间,削弱了自己继续深造的时间。时刻关注考试、竞赛、考证、评职称这样的事,其他的一切奖惩都是浮云。
同时也不必眼红别人的高额收益。
因为你们虽然做着同一份工作,却有不同的工作目标。
这个工作目标,是你内心的隐性目标,不是公司给你制定的目标。
但如果你把自己定位在“市场型”“交际型”员工,想把“销售力”也作为自己的一项竞争优势,那么就一定要重视每次创造效益的机会,争取每次都做Top,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让自己为公司带来实际的利益,因此站稳脚跟。要知道,能创造业绩的人,永远都不会被淘汰。因为淘汰他过于危险,那将意味着他会转头去同行那里继续创造业绩。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摸鱼”的人,
那最应该做的就是:
工作第一!第一!第一!
抓紧时间工作!工作!工作!
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把工作处理完,然后再开启“摸鱼”模式,那样你才能摸得舒心,摸得快乐。
而不是上来就“摸鱼”,一直上班一直摸,摸到下班发现,自己最基本该做的都没有做好,只能拖到明天,一边摸鱼一遍继续做,那样你永远会是一只慌张的鱼,而不是悠哉的鱼,一只随时会被开掉的鱼。
做咸鱼的基本准则就是:“要自由,先自律!”
总而言之,你所有的工作倾向,都是基于你对自己清晰的一个自我认知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是今天这个人夸你两句了,你就感觉自己工作有成就感。明天那个人刺你两句,你就丧失了信心,否定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从你的出发点上去分析任何问题,人都是基于自己现有的认知展开建议的。从工作到情感,如果你跟一个人越聊越舒服,那么说明这个人在你之上不只一点点,他是在“向下兼容”你。
总结一下,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来挖矿的就可劲儿挖矿。
来偷懒的就尽情偷懒。
要知道,矿与懒,都是有存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