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记得他把布鞋脱下,放在床边的,却不料它们却整整齐齐地靠墙而立。
壹
两千多年以前,子路问孔子有关鬼神的事情。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信奉唯物主义的我们,也会在某些时候,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明明发生已久,却一辈子难忘。闲来无事,细细思量,总感觉极其诡异、心惊不已。
贰
30年前,家住县城、20岁的李烨,被分配到距离县城150里的深山的一所学校教书。一个周日,天突降大雪,唯一一张通往学校方向的班车停运了。不顾家人的劝阻,李烨决定徒步走回学校。
怀揣着几个金华烧饼,早晨八点钟,李烨出发了。天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距离学校还有30里左右,是一段人烟稀少的盘山小路,不通车。平时,李烨坐班车,就从这里下车,再徒步走个把小时到学校。
仗着年轻、身体强壮、无惧无畏,李烨继续往前走。
除了簌簌下雪的声音,整座大山,像一位肃穆的老人,沉默着,寂静地看着行走着的李烨。李烨穿着胶靴、走在雪地上发出的声音,在山中回响,听起来,就像有人一直尾随着他。李烨这才感觉害怕,不敢回头看。
此时此刻,李烨有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在这绵延不绝的大山深处,李烨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恐惧。
叁
从悬崖中穿插而过的小路,很窄,再加之晚上视线不好,走着走着,李烨竟然找不到路了。正在惶恐之时,李烨发现不远处有两个人,像是一对母子,手拉着手往前走。李烨一阵惊喜,终于可以有人结伴而行了。奇怪的是,不管李烨是紧走还是慢行,始终和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最后,李烨也就放弃追他们了,他就不紧不慢地跟在他们身后。一直到现在,李烨也没有想明白,他当时为什么没有喊他们。按照李烨当时的状况,看到人,肯定会和他们打招呼的。山里人朴实、热情,如果他们同样发现了李烨,无论如何不会不理睬他的。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半山腰上传来一阵响亮的哭声,这声音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用自己的洪荒之力,告知世人他来到了这个世界。这声音令李烨毛骨悚然。
更为糟糕的是,李烨发现那一对母子不见了。他使劲揉眼睛,也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影。李烨听说,这山上盛产娃娃鱼。他安慰自己,这一定是娃娃鱼在叫吧。可是,娃娃鱼这时出来吓人,也真是太恶作剧了。
李烨硬着头皮往前走,最后,他发现自己完全偏离了轨道。巨大的山、渺小的自己,李烨瞬时感觉无边的恐慌。他机械地往前走,巨大的恐惧,正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的内心。正在这时,李烨发现了一个小棚子。这种棚子在深山里很常见。当花生、玉米、红薯等成熟的季节,为了预防成群的野猪偷吃,农民们就在自家地旁边,搭一个这样的小棚子,晚上住下来,看庄稼。
李烨想也没想,就推开简易门,走了进去。里面有一张床,被褥整齐地铺在床上。李烨很开心,乘着雪光,他看见有一双男人的布鞋在门口,他脱下胶靴,换上了布鞋,插好门栓,倒床便睡。他累坏了,几乎秒睡。
第二天醒来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李烨睁开眼睛,打量着这个棚子,发现这里还供奉着一尊菩萨,这根本不是农民看庄稼的棚子,而是农民修的小庙子,是用来求风调雨顺的。可是,为何这里会有一张床呢?这种地方从来不会有床的啊!
李烨惊的从床上一跃而起,更恐怖的是:他明明记得他把布鞋脱下,放在床边的,却不料它们却整整齐齐地靠墙而立。
李烨连忙跪在菩萨面前,磕了几个响头,落荒而逃。
后来,李烨凭着那天早晨的模糊记忆,和几个胆大的老师一起,找到了小棚子所在地。可是,除了乱坟岗,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