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先后两次赏赐宝钗黛玉,为何元宵节一样端午节就不一样了?

  文/夕四少

  元春省亲一回的文字,曹公于大喜处写大悲,通过元春点的四出戏,前后六次的伤心落泪,伏下了通部红楼的基调,即越是乐极,越容易生悲,越是盛筵,越是会散。

  之前分析了元春省亲的日程,今天我们来看下元春省亲之后对于宝黛钗三人关系及人生命运的影响。

元春省亲做了这样几件事,游大观园,叙骨肉情,考宝玉及众姊妹诗才,听戏,最后是赏赐贾府众人。关于宝钗和黛玉的赏赐,原文是这么说的: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研一方,新样格势金银锞子二对。宝玉亦同此。

也就是说,元春元宵节省亲,对众姊妹并宝玉的赏赐是没有分别的,都一样。这段话后还有一句脂批:此中忽夹上宝玉,可思。这话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宝玉与众姊妹一样的赏赐,有什么深意呢?我们接着往后看。

前面元春在看完众姊妹所作的诗以后,说了一句话,“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也就说,在元妃心中,宝钗和黛玉是高迎探惜等人一等的,再换句话说,此时的宝钗和黛玉已经引起了元春的注意。

  然而前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元春的端午节礼可以得出。

原文第二十八回,元春传出谕旨,要自己娘家贾府着人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顺便也把众人的端午节礼赏赐了下来。关于宝黛钗三人的节礼,曹公借袭人之口做了交代。袭人对宝玉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读过这一回的都知道,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致,且比黛玉多了,宝玉听了袭人的话后,说:“这是怎么个缘故?怎么林姑娘的到不同我的一样,到是宝姑娘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吧罢了。”然后袭人解释“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不可能传错。

  现在再回头看元宵节的那句脂批,就通了,之前宝黛钗三人的赏赐一模一样,正是为了伏后文之差别。

到这里三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有了不同,这种不同是元春主观制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元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很多人据此都认为这是元春在暗示宝钗和宝玉的金玉姻缘之事。这话没问题,袭人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之后有一句脂批: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

也就是说,此时的金玉良缘已经浮出水面,那么木石姻缘有没有兆头呢?当然有!宝玉知道自己跟宝钗的一样而跟黛玉的不一样之后,就让人把礼物都拿给黛玉看,让她“爱什么留什么”但黛玉什么也没要,宝玉问原因。黛玉就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没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的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

到这里,木石姻缘也出现了,且黛玉这段话之后亦有脂批:自道本是绛珠草也。从黛玉的话里,我们狠知道,黛玉是何等聪明,自然知道金玉良缘一事。而此时的宝玉和宝钗二人也都动了心思,想到了金玉姻缘一事。也就是说,此时三人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姑舅姨表姊妹,因为元春的参与或说干预,而开始有了男女之情的意思了。

在黛玉说自己没福气禁受之前,宝钗也对宝玉说过类似的话,原文第二十六回,薛蟠得了几样好东西,请了宝玉过去品尝。宝钗见了宝玉后,就说“偏了我们家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到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送人请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

宝钗这话有意思,她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说自己福小命薄呢?不过是几样新鲜东西,为什么就说自己不配吃那个呢?这段之后的一句脂批给出了答案,脂批说:暗对呆兄言宝玉配吃语。也就是说,宝钗可能私底下说过让哥哥薛蟠请宝兄弟吃的话。这又把宝玉和宝钗绑到了一处。黛玉和宝钗,一个说自己没福禁受,一个说自己福小命薄,多么一致的回答,而对象都是宝玉。

  那么从元宵节到端午节的这几个月里,关于三人关系的变化,有没有相关的文字呢?当然有!我们一处一处开看。

元春省亲之后,紧接着一件事就是湘云终于露面了。湘云一露面,小性儿的黛玉就跟宝玉闹了小别扭,后来没心没肺的湘云就开了黛玉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

湘云开这个玩笑的时候宝玉正好在场,几人厮闹时,宝钗又赶来了。曹公真好笔法,冥冥之中,将宝黛钗湘四人的关系纠结一处,自然不是随意为之,当为后文伏笔。对于四人关系,原文有一句话说“四人正难分解”,这话之后有一句脂批:好,前三人,今忽四人,俱是书中正眼,不可少矣。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过,每当黛玉和宝玉独处说私心话时,要么是被袭人打断,要么是被宝钗撞破,其实这亦是一种暗示,即二人是拆散宝黛爱情的象征。这里湘云对黛玉说了一句“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细思有深意,比什么比不上呢?难道只是比口齿清晰?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她既拿黛玉的终身大事开玩笑,自然是指姻缘。以谁做对象,湘云自觉比不上黛玉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是宝玉还能有谁?而湘云说完这话,宝钗就出现了,很明显,湘云比不上黛玉,但有人比得上黛玉,那就是宝钗!

  不仅湘云,原文第二十五里,王熙凤也拿黛玉的终身大事开过玩笑。这一回宝玉被贾环使坏烫伤了脸,众人都去看。闲话时就说到了王熙凤送众人的茶,大家都说茶一般,只有黛玉说好。我们不妨来看王熙凤与黛玉的一段对话。

凤姐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日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到求你,你到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这段话有两句很相似的脂批,一条来自甲戌本侧批: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庚辰本侧批: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

结合脂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贾府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是被众人默认了的一段姻缘。这话贾琏的一个小厮兴儿在跟尤二姐分析贾府众人的时候也说过:“只是他(宝玉)已有了,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却是再无不准的了。”

  兴儿的这段话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贾母是支持宝黛姻缘的一方;二是宝黛爱情贾府上下无人不知,大家都已经默认。

因为贾府众人的默认,所以王熙凤才敢开这样的玩笑,且说完之后,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黛玉便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王熙凤是多聪明的人,看黛玉并没有恼,就又说道:“你别作梦了,你替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然后又指着宝玉夸了一通,这相当于直接挑明了宝黛之间的关系。

  湘云和王熙凤的玩笑,都是直指黛玉和宝玉姻缘一事,那么宝钗又是怎么插进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元妃省亲之后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宝钗的十五岁生日,一件就是宝玉的十三岁生日。

原文第二十二回,王熙凤跟贾琏说:“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期了。”在古代来说,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已成年,也就说此时的宝钗已成年。

  这个乍一看没什么,不就是十五岁了吗?但是别忘了一件事,薛宝钗是因何进京的?是为待选入宫!那时她13岁,还未成年,符合入宫标准,但如今说宝钗都已经成年了,并没有入宫,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她的入宫之路失败了!

我们再看宝玉生日,曹公对宝玉生日很隐晦,没有明写,但通过一个特殊的日子,四月二十六日饯花节,侧面交代了宝玉生日。而宝玉凤姐遭魔魇的时候,和尚道士来救时,更是明确地交代了:”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也是就说,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后,宝玉也过了十三岁生日,这符合她比宝玉大两岁的设定,而宝玉比黛玉又大一岁,即此时黛玉十二岁左右。在古代来说,男子到了十三岁,已经算是个半个成人了,所以宝玉见到贾芸后才会像个大人一样开玩笑说:“你到比先越发出条了,到像我的儿子。”

关于宝黛钗三人姻缘,还有一处让我起疑的地方,原文第二十八回里,凤姐看到宝玉,笑道:“你来的正好!进来进来,替我写个字儿。”然后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本,又不是礼,怎么个写法?”凤姐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

这段突如其来的话和这些没有说明作何用途的布帛,出现的很是蹊跷。宝玉写完之后要走,凤姐道:“你回来,我还有一句话呢。”宝玉道:“老太太叫我呢,有话等我回来罢。”

这又是一句让人费解的话,凤姐要宝玉写下这些锦帛到底有何用途?她要问宝玉的那句话是什么?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凤姐开了黛玉玩笑之后,发生在元妃端午赏赐节礼之前。我们细思,凤姐最可能问宝玉的是什么话?我想,最可能的一句就是,你宝姐姐和你林妹妹,你更中意哪一个?

再来看凤姐要宝玉记下的这些布帛,有“大红妆缎”“蟒锻”“上用纱”这些字眼,这明显不是寻常人家能消受的,会否是送进宫里给元妃的呢?原文第七十二回里,王熙凤说到了自己的一个梦,有这样一句话“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这就对上了,王熙凤这些布帛,极有可能是元妃所需。

  那么在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送布帛入宫之时,元春会否问及黛玉和宝钗之事呢?前面我也分析过,王夫人自然是亲宝钗而远黛玉的,在上面恩准每月二六日可进宫后,王夫人自然会不止一次去看自己的女儿,而元妃又是最关心宝玉的,自然会问及宝玉学业,到了宝玉十三岁左右时,自然又会问及姻缘等事,想到省亲时薛林二人给她的印象,会否与母亲王夫人提及呢?

  综上,关于为什么元春省亲之时宝钗和黛玉还是一样的赏赐,而到了端午节二人就有了差异,极有可能的真相是这样的:黛玉自幼入贾府,先宝钗四年左右(黛玉六岁入贾府,宝钗十三岁入贾府),与宝玉天天在一处,早被贾府众人看在眼中,已然默认了二人姻缘,这也是王熙凤等人开黛玉玩笑的原因。

  另一方面,元妃被恩准省亲及王夫人等人可以每月进宫后,二人姻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可能王夫人觉得宝钗黛玉宝玉一日日大了,该论及婚姻之事了,她自然要对女儿透底,贾母是要宝玉和黛玉成亲的,她不喜欢,就通过女儿的贵妃身份,通过一次很有隐含意味的端午节礼,暗示了宝钗和宝玉的姻缘。

  这一点王熙凤自然看得出,但她是支持宝黛爱情的,所以在知道王夫人意在通过元春为宝玉指婚宝钗后,想要找宝玉确认一件事,就是,他更喜欢谁。而宝钗从元妃的赏赐中一样可以得出结论,我之前也就宝钗为何在受到元春赏赐后立马就戴上了红麝串进行了分析,她不仅听母亲说过金玉之事,心中早有留意,且自己在入宫一事落选后,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终身之事,而宝玉就是摆在她眼前的最佳人选。

  所以,本来好好的木石姻缘,因为王夫人和元春的联手干预,在无形之中拆散了贾母和王熙凤力捧的林黛玉,而把半路插进来的宝钗,与宝玉配成了金玉姻缘。思前想后,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黛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元春、王夫人等排除在外,而宝钗则后来居上,用自己的谨小慎微八面玲珑,为自己日后成为宝二奶奶铺平了道路,三人姻缘已在冥冥中注定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