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的涉江采芙蕖美眉酷爱搜集民间故事。
某天,想告诉她一个民间传说,又因事儿耽误了。现在她的中国民间故事已出书,告一段落。我只好写写,贴到自己的专栏里。
很小的时候,农村是放麦假和秋假的,时间都不长,加起来,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天数,学生可以在家多少帮大人干点农活儿,做做家务。
那时小啊,麦假必做的事有两件,一是提一篮子小麦去馒头房换馒头;二是端一盆儿白面,到面条坊去加工湿面条。常带个小收音机,边走边听。有次播出的是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听的我小心肝一颤一颤的,多少年都忘不了。
又扯远了。比起炎热的麦假,我还是喜欢秋假的。
秋天,凉爽的风,天高云淡。劳累一天,夜间坐在小板凳上,边剥玉米皮,边听大人们讲故事。村西有个高岗,平地起的,突兀,长满杂树,黑魆魆的,里面有许多小土包——坟。还有一些各家自挖的红薯窖,井一样深黑。据说以前挖窖时,发现过一些青砖砌的古墓,里面的白骨个头蛮大,估算一下,那些人活着得有1米8以上。
老人们评说,旧时人吃的好,营养高,一天三茶六饭,所以能长那么高。“三茶六饭”这词儿,旧时指招待人茶饭周到,比如《西游记》猴子搬救兵医人参果树时,要求镇元大仙“三茶六饭”招待唐僧,不要饿损了。《红楼梦》里凤姐对贾琏说把尤二姐接进贾府那待遇,也是“三茶六饭,金奴银婢伺候着。”
远古时期,人靠打猎为生,吃肉类多,或许真比现在的人个头高些,倒未必是吃茶饭点心的次数多。现在也这样,以牛奶牛肉为主食的北欧人个子普遍较高,1米8、9的人有的是。
那小高地的古墓里,想来葬的是寻常百姓,里面的陪葬品极少,且都是瓦罐子陶碗之类,还有纺棉花的木头纺车,看来应该年代不会太久远。年代久了,那些土木陪葬出土后没人当回事,自然没当个事儿地保管考证,墓碑也都搬到生产队,垒了墙的根基。
月亮在大柳树枝头挪着身子,大明的月亮地儿。剥着剥着,玉米里偶尔会爬出几只肉嘟嘟的绿虫子,把玉米棒咬得有点发粘。
“怎么还有纺棉花的车子呢?”
“听上岁数的人说,那时人一过60岁,就被送进窑井墓里,有的自己带点吃的,有的是孩子们给送饭。孝顺的多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孝顺的送个几天就忘了,可怜有的老太太还在里面支着车子纺棉花,纺好穗子等着送饭的来拿回家。”
“后来呢?”
“后来有个外国的使节来进贡,带来一只很奇怪的野兽,装在铁笼子里,有牛那么大,谁也不认识。皇帝嫌丢脸,命大臣们过来认,限定时间,三天内认不出都要杀头。有个大臣是孝顺儿子,天天给他母亲住的窑井墓送饭,这一天来送饭,哭起来了。”
“‘哭啥呢?’‘咳,以后大概给娘送不了饭了。’然后儿子如此这般说了一通。老太太听他描述完,笑起来,让他上朝时,袖子里藏上一只猫。古人穿的是宽袍大袖啊,别说藏只猫,藏一袋子30斤包装的白面都能。戏里唱的从宫里往外面偷运皇子,都是藏在袖子里。
果然那只野兽听见猫叫,吓得萎缩成一团——原来是只大鼠。羞走外国使节,皇帝装了面子,赏过大臣,听这孝顺儿子诉说原委,高兴起来,“原来老年人还是有用处的,以后就不要60岁就送进墓地等死了,让他们在家活到自然死吧!”
听完故事,人也又累又困,洗洗手脚去睡。躺在床上,看着映在窗玻璃上的梧桐树影子,枝叶横斜,想像着那时一个个孤老头儿老太在乱葬岗上,伸着脖子心怯怯往外看月亮的情形。说不定,那些老太太还盘腿坐着,就着大明月亮地儿在纺棉花……
现在全国60岁以上的人得有上亿吧?其中好些还奋斗在农业一线、建筑工地、城市环卫等行业,染黑白头发,扮年轻做重体力活儿。可不能算是老年人,正是家里的国里的顶梁柱。即便退休在家,也得主管家务,给老的小的买汰洗烧,每天忙的很。
这么大的老人基数,别说盖足够的养老院,再配足医疗设施和护理人员。即便退一万步,按那故事里的风俗,改为90岁以上的送进窑井墓等死,一个墓地占地按3平方米计算,也得占用好些地,哪里有那些闲地?何况,有的地方寸土寸金,那墓地价格,总得花十几万吧?
想想都头大。活着就干活儿,不想那么远。乐一天算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