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把大热的《想见你》看完了,看着大家都在讨论剧情的时间线,以及许光汉有多帅,我清奇的脑回路想到的是另外一些问题……
01
看《想见你》的过程中,头脑里冒出了一个疑问:如果穿越之后,拥有宿主的记忆,那性格会不会因此改变?
没看过这部剧也没关系,只要你看过穿越剧就可以想象。如果你穿越到20年前的一个陌生人身体里,穿越的瞬间拥有了对方的记忆,你开朗外向而对方阴沉内向,这时候你的性格会变得跟对方一样么?
我的第一反应是可能会中和了,哪个都不像。
咱们性格形成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后天经历,那穿越得到记忆的时候算是突然增加了后天经历吧?
但是仔细琢磨了一下(???我居然仔细琢磨了这件事
),还是觉得,即使获得别人的记忆,性格也不会变得跟对方一样。
因为我觉得,改变来源于体验。说得更绝对一点,如果想要改变,必须要有「体验」。
穿越时获得对方的记忆,就像是突然收到了很多对方的照片和录像,它们是被“灌输”进来的。
就像是奇葩说之前一个热议的辩题:“如果有一种芯片技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詹青云的观点很有意思,让我印象很深:“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可以省略,就像让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
而性格的形成,我觉得也是一样的,不是获得了记忆就会改变,因为那只是像旁观者一样“看”过了那些记忆。
让人改变的,是事情发生的那整个过程。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个环境下,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头脑里闪过各种念头,情绪各种跌宕起伏,最终做出一个决定、一个行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的大脑里会有大量的细胞被激活,又有很多细胞累死,有些神经元产生了新的链接,有些断开了链接。有些过去一直坚守的信念被强化了,或者是有些信念崩塌了。
之所以会内向,可能是因为本来就很敏感的自己,在鼓起勇气做出尝试之后,受到了伤害。而这伤害的痛,让下一次的尝试变得畏畏缩缩,结果又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伤害。
而没有体验过这种敏感的人,没有体验过这种痛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那么怕,为什么会选择把自己藏起来。
性格的形成,是由极其多、极其细碎的体验,一点一点搭起来的。它可能会被一些情绪极其强烈的体验所更改,但很难因为只是“知道”了一些新的事情,获得了一些新的记忆而改变。
那如果反过来,希望自己的性格变得跟对方一样呢?
02
这也是我看剧时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如果扮演另一个人,可以得到一切你最想得到的东西,你会扮演吗?
在十几岁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自己身上有这种那种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羡慕甚至是嫉妒的情绪,更是经常会出现。
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自然地跟陌生人交朋友,为什么他们那么受女生欢迎,为什么他们那么瘦,为什么……
每天都活在纠结和内耗中,既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又觉得自己孤独而渺小。
《想见你》里面有个角色被骂得很惨,因为她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扮演另一个人。
有人会说,扮演别人没有意义,这是欺骗,会很累,总有一天会暴露……
但是谁的人生不带有一些扮演别人的成分呢?
以前在培训机构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告诉我,她是怎么从内向不会说话,到成为销售冠军的。
她试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那些特别厉害的销售,模仿对方的说法方式、语气,甚至是动作。
一开始她模仿的是单位里最“霸气”的销售,模仿得很痛苦,因为跟自己差异太大了,很难做到。但是后来换了一个模仿对象,一个更加沉稳的销售,就发现自己销售能力突飞猛进。
就像哈佛心理学家Amy Cuddy在TED演讲说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Amy在19岁的时候出了车祸,智商下降了2个标准,多花了4年才升学到普林斯顿大学。
智慧对她来说就是自己身份的支柱,所以她觉得进入大学的自己是个“骗子”,“我不属于这里”、“我不应该在这里”的念头一直在她头脑里盘旋。
当她需要上台演讲的时候,她很害怕,因为很怕自己是个“骗子”这件事被揭穿,觉得自己没办法演讲了,想要放弃。
她的老师告诉她:“你可以的,就算是假装,你也要‘骗’过所有人。哪怕你很怕, 吓到腿软了,只要你意识到‘我正在讲’,你就已经成功了”。
后来她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好几场演讲,还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
TED演讲的最后她说,其实不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而是“fake it till you become it”。
不是假装到自己能做到,而是假装到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有时候不是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做到什么样事,而是先模仿、先动起来,直到自己真的变成那样的人。“装”不是重点,重点是行动起来。
“我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根据自己的行为来判断的。当行动足够多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变得了不一样了。
这让我想起哈佛的幸福课里面提到的一个研究。
03
这个研究招募了一群内向、害羞、不善言辞的“直男”,然后告诉每一个来到实验室的男生,现在实验还在准备需要他在休息室等一下。
这时候休息室里面有个女生,没错,这个女生才是真正的实验。她主动跟他搭讪聊天,并且向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让他觉得自己其实很能聊也很受欢迎。
聊了12分钟之后,女生离开了,但是又来了另一个女生,同样地跟他搭讪聊天……这个过程重复了6次。
接下来半年跟踪调查这些参加过实验的男生,发生他们都变得没那么害羞了,跟异性相处没那么紧张了,而且有很多男生开始了自己的初恋。
后来,研究者把这群“直男”召集回去,告诉他们之前其实是个研究,那些女生其实是实验人员,对你感兴趣是演出来的。
很残忍对吧?但是结果发现,这些男生没有受影响,因为他们已经变了,跟异性相处已经变得愉快了,开启了良性循环,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害羞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现象,那就是「自我知觉理论」。
简单来说,我们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根据我们一直以来收集到的“证据”。在跟他人相处时,做事情时,我们是怎么行动的,是怎么被看待的,都会成为我们评价自己、看待自己的“证据”。
偶尔运动一下,不会觉得自己有啥不同;但是每天固定运动,哪怕只是几分钟,也会慢慢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
偶尔看一下书,不会觉得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是每天都会看书,哪怕只是看上几页,也会慢慢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对,说的就是我。
04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需要去“扮演”的那个人,是我向往的样子,那我可以选择开始像那个样子去生活,让自己慢慢成为这样的人。
只要不是因为自我厌恶,想要丢掉自己,而是因为那本来就是自己向往的样子。
这也许是另一种“成为自己”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