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中午的时候,正忙着,单位分管老干部工作的小王打电话,说今年退休人员的春节慰问品不再往家里送了,让到一个叫昌盛烟酒商行的商店自己取,还微信给发了地址。具体什么东西,她没说,我也没问。
看地址和店铺的招牌,我知道这个地方,离我家大约两公里。前年我还没有退休,春节前单位组织下乡慰问当年帮扶的农户,领导带着我们就是在这家拿的慰问品。昨天下午仍然忙着洗窗帘,擦窗户,累得腰酸背痛的,也就没有着急去取。
本来想着今天接着干活,但是年龄不饶人,昨天忙了一天,实在累得慌, 今天临时决定休息一天,先生也没有去上班。就想着一起去商店把单位发的春节慰问品给领回来。
早饭后,看天气很好,太阳暖暖地照着,没有风,路也不远,决定步行去,就当是散步锻炼了。
按照去年的经验,也就三、四样东西,但手拎着肯定不行的。先生就拉着我们以前买菜用的小拉车,上面有一个大袋子,如果东西大件了,袋子装不下,还可以把袋子折叠了放在小拉车上,再在上面放东西,很方便的。 这个小拉车,还是两年前买的,那时有一段时间,周末的时候,我和先生习惯到集市上去采购,拉着小拉车,步行往返,用着很方便。
小拉车很轻便,去的时候,走得很轻快。也许是特定的时间段,上班的人已经上班去了,出来溜达的人嫌时间还早,温度还没有升上来,还待在家里呢,路上行人不多。实际上天气非常暖和,手放在外面都不感觉冷。
一会就到了,店里只有四十多岁的老板在里面。说明来意,老板指着收银台上放着的一份打印名单,我找到自己的名字,并在后面签了名。签名的时候,看到有不少人已经领过了。老板一样一样地把东西摆到我们面前,没想到,竟然有六件,一袋二十斤的面粉、十斤的大米、五斤的小米、一壶油、一袋红枣、还有一提坚果。老板帮着把东西放到手拉车的大袋子里,那袋枣和一提坚果我只好拎着了。
就要走呢,老板说,还有一袋书呢!并说,这书,有人有,有人没有。我猜想没有的,应该是二四年才退休的。听到书,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应该是《老人春秋》杂志,心里很高兴。全县每一个退休老干部,从退休的第二年起,每年都有一套这样的杂志,已经是好多年的规矩了,每月两期,全年二十四本。
我正念着这些书呢。退了休的人,不想到单位去取,想托一位以前的同事给带回来,又不想麻烦同事。一年了,虽然心心念念地想着,也一直没有去取,单位管这项工作的小同志还真不错,趁着春节发慰问品的时候,统一发放。我看着那整整齐齐的一摞崭新的杂志,放在簇新的一个袋子里,说实话,比看见慰问品还高兴。
我喜欢看这本杂志,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看。那时,我同办公室的同事管单位的老年工作,每当她从老干部局领回杂志,放在办公室,我总是先读为快。现在自己也成了老人了,看到这些书,感觉更加亲切。
厚厚的一沓杂志,拎起来好重,何况双手已经有了要拿的东西。老板找了一段绳子,先生把装杂志的袋子提手绑到小拉车的拉手上,总算把装杂志的袋子也固定到手拉车上。这样,先生拉着手拉车,我两只手各提着一件东西往家走。
回去的时候,正好是朝东走,为了晒太阳,我们走了路北边的人行道。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双手负重,没多大一会儿,浑身暖洋洋的。
走一段距离,停下来歇一会儿,缓一缓僵硬的胳膊。好在天气很好,站在路边,既是休息,也看了冬日街头的风景。
这一趟,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家。今天的活动量,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