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的书已蒙上一层薄薄的灰,掸去,恢复如初。已看过的三分之一微微翘角,书是有记忆的,指尖翻过的书页以这样的方式提醒我——你已来过。细想从知道书名,到看见书的实体,翻过目录与梗概,兴冲冲地买来回家都像是刚刚发生。而今,它以沉默与我对视。
想起当年的语文老师说:“回头读,就是再也不读!”买过的杂志、书籍,如果不及时翻开,恐怕真的不会再翻开。过了那番热切的期待,过了那个阅读的时间,渐渐索然,然后无味,最后蒙尘或束之高阁。
此后,告诉自己:若喜欢,就读完它。
即买即读,不会再让一本新书被搁浅。有时候会遇到读起来不太顺利的章节,索性就跳过,先从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回过头来会将没有读过的章节再读,因为只是一小部分,反而有耐心读完。朋友常在我面前流露一年下来连一本书也没有认真读完的懊恼。我对她说:“试试告诉自己不要说改天读,现在,你想读的时候,马上去读。不要再刻意摆放整齐,把这本书放在你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朋友点头默许。
不再奢望有整块的时间去读书。睡前一小会儿、等人的时候、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零散阅读的好处在于读书有了进度,不利在于经常处于浅阅读,需要回头再读。我渐渐明了:自己是先囫囵吞枣,再细嚼慢咽,好在枣是先吃下去了。
书被读过,是人对书的礼遇;人喜欢读书,是书对人的给予。只是读书,总会显得浮皮潦草。记得有人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我准备了摘录本,进行简单的摘录与欣赏,偶尔也写点感悟,我知道,那是对文字美、音韵美的尊重与收藏,闲暇时拿起它们阅读,总有唇齿留香的欣喜。
我们一生遇到的人或许有限,但只要你愿意,读过的书可以很多。其实生活都是在平凡中看见真趣,读书多了,人通达了,距离有趣还会远吗?处于这样一个多变的时代,没有人敢停下来说:“我已足够。”那么在行走的路上,记得带上一本书,继续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