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关于年我们有太多美好的记忆,当然也会有遗憾,不知道别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反正如今我是害怕回家过年的。
小时候学习不好,偏偏舅舅家、姨家的几个表兄表弟是学霸,每次去姥姥家,大人们总是不自觉的问我们的学习成绩,虽然是好意,可是避免不了有比较,也总是在无意间伤害我幼小的心灵,我想那时我的父母或许也或多或少的会尴尬吧,所以现在无论谁家的孩子学习好坏,我从来不问学习。
长大了,工作了,又问工作怎么样,挣钱多少,什么时候买房,啥时候买车,有没有对象,所以,无尽的烦恼会在过年期间凸显。
后来我总算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了,因为有车有房了,终于能领着媳妇回家了,有儿有女了,我不再怕别人问东问西了,真的是底气十足,扬眉吐气了。
可是我还是觉得过年真的好累,农历二十六七到家,村里的叔叔大爷,爷爷奶奶辈的要到处转转,准备年货,其实父母已经准备的足够好,足够多,我们只是来吃吃喝喝就好。
大年夜守岁,初一早上给长辈们拜年,初二就要走丈人家(我们这的土话,其实就是回娘家),初三初四不是这个来就是那个去,初五六就准备回去上班了,整个年假期间就是吃喝,偶尔还有同学会,真的是时间有限,很忙很累。
为什么现在的年让我有如此感受,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
小时候的年是怎样的?那时的乐趣其实也是更很多的。
那时的冬天很冷,下不完的雪,屋檐下有滴着水的冰溜子,我们堂兄弟姐妹七八个,每天都打扑克牌,保皇,勾级都是山东特色的玩法。
记得有一年,二姐买了台傻瓜相机,那时特别新鲜,也爱臭美,我们就到处照相片,因为照相真的很有意思。
年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是腊八节吧,喝了腊八粥,就忙着推碾,蒸米面、馒头、枣糕,做黄酒,那时候推石碾都要排队等候,妇女们边等边唠叨家常。
转眼就到了二十三小年,小年要“辞灶”,据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庭述职,讲讲这一年的事,于是人们摆上软枣,柿饼,希望灶王爷嘴上像涂了蜜一样,上天述职时多说好话,所以灶王爷的旁边总是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过了小年人们就更忙了,开始扫房子,做豆腐,写春联,杀鸡宰鹅,那时写春联都是我们村里的长辈,我的一个三爷爷就写的一手好字,我们就给他打下手,如今很少有人再写毛笔字了,都是买成品的。我记得那时常写的对联有: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
还有各种横批,像“万象更新”,“万事如意”、“六畜兴旺”……
竖着的有“出门见喜”、“入门见喜”、“小心灯火”、“身体健康”、“黄金万两”、“泉水甜旺”、“井水长流”、“厨内三鲜美”等。
写“福”字,写“酉”字,据说“酉”是老天爷的小名,这个字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只是估摸着跟大人们写个大概。
我们这二十五是镇上的大集,也是最后的年集市,那时就盼着赶年集市,大老远就听着鞭炮声,到处是卖春联和年画的,有富贵吉祥,也有年年有余。集市上应有尽有,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小孩们就到处转悠,买糖葫芦,买摔鞭,小豆扎。大人们会每年都买几把筷子,买两个碗,寓意添丁增口,人丁兴旺,到如今也保持着这种风俗。
二十九的时候就炸鸡、炸丸子,炸鱼,其实在我们这叫“糊涂”,其实就是用面沾一下,接着放到打好的鸡蛋里,下油锅炸到金黄即可,最喜欢二十九的下午,走到哪都是满街的香味。
那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学校里收“鸡腰子”,其实就是鸡肾,所以身为学生的我们会提前跟家里没学生的邻居们说好,把鸡腰子留给我们,交到学校去,一个五毛钱,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的那些鸡腰子是干嘛用的,是入药了还是被吃了呢?
年三十这天是最忙的,吃了早饭就用面把锅放炉子“和浆糊”,浆糊和好了,就开始贴春联,那时要贴好几家的,老屋新房的,奶奶家的,不过时至今日我都分不清哪是上联哪是下联,该贴到哪一边的门上。“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酉”字贴到厨上,床上,还有父亲喂的那头驴子的耳朵上,还有罗门钱,挑钱等等。
下午早早的去上坟,请先人们回家过年。回来后父母就做年夜饭,我们这还有一个民俗叫“请家堂”,这期间我们要去“家堂”送菜,菜是母亲早早盛好的,一般是一碗鸡肉,一碗丸子,我们村是一姓庄,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姓李,都是一个老祖宗,家堂在宽敞的房子里,挂上家谱,每家都送菜,摆放到供桌上,供先生享用,这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
晚上是年夜饭,丰盛的美味是一年的期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子喝着红酒,其乐融融。
七八点钟吃了,我们就换上新衣服,出去玩,放鞭炮,逛家堂,等着半夜十二点多我们再吃年夜饭,吃了饭该守岁得守岁,想睡觉的睡觉,我们总是看春晚,闹一宿。
年三十晚上要把水缸都挑满,初一不挑水,不刷碗,不扫地,母亲更是嘱咐我们要小声说话,不能大闹,总之多说好话吉祥话。
初一早上就是到处拜年,还有压岁钱,走到哪都有好吃好喝的,有糖有瓜子。初一下午临近黑天,家家户户再去家堂把菜端回家,最后菜都撤了,天也快黑了,全村就会去河边看放烟花的,这也叫“送家堂”,意思是过完年了,先人们可以回自己“家”了。
送家堂是全村的盛典,那时都扛着杆子,抢着放鞭炮,而如今,给鞭炮都不愿意放了。
鞭炮少了,礼花却多了,也更加环保了,减少了污染。
然后就是走亲串友,你来我往,直到正月初五,初五土话又叫“五满日”,我们每年都是初五去我姥姥家,因为怕初五以前有亲戚来,或者要去别的亲戚家。
过了初五,年味渐渐淡去,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送花灯,有时会有民间艺人来演出,都是邻村农民农闲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秧歌队,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真的是很热闹。
过了十五,这个年算是真正的过完了,十六又是“回娘家”的日子,然后大家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年味淡了?忙碌的节奏,丰富的物质生活,多样的精神娱乐活动,已经让我们过上了“天天十五月月年的日子”,但是不论怎么样,过年依旧是中华民族不能遗忘,也不可代替的风俗,它是我们的魂,连着华夏儿女的根。
2017.01.18日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