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ISBN: 9787115564672
。。内容简介。。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本书是该系统的第一本中文综合指南和说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写 作知识、写作准备、写作能力和注意事项四个角度概述写作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第三部分是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详细解释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无论你喜欢用笔和纸,还是喜欢在Windows、Mac或Linux上做笔记都没关系,这个方法都能够轻松应用。
。。作者简介。。
申克·阿伦斯(Sönke Ahrens)
博士,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教授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士如何管理时间、决策和个人成长。著有获奖作品《实验与探索》。
。。精彩短评。。
#
其实即使没有读过本书这样为卡片式阅读和写作构建完整方法论体系的作品,也多少都在日常阅读中使用过这种方法,不论是文本中的批注,还是笔记本上的摘录,抑或是目下大量app化的碎片式笔记,都是行先于知的典范,只不过在这样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后,我更知道此前的诸多良好习惯的确都是久经考验和积流成河的。比如我从来都不在书本上批注,并非是书籍上的洁癖,而是批后因为不成体系导致未来无从查找于写作无异,所以当豆瓣推出笔记功能后我就如获至宝。只是最早的使用更多集中在为编辑和作者挑错以显示自己的仔细和牛掰,但很快也就发现这样的抖机灵同样只是逞一时之快,于后无异。于是慢慢习惯了摘录、思考和长短评的习惯,恰如本书对卡片式笔记的分类:文献笔记、闪念笔记和项目笔记,然后在日后对笔记的回顾与使用中不断转化和总结为永久笔记。
#
1、不断地打怪(阅读) 2、收集怪物掉落的碎片(闪念笔记) 3、将碎片存起来,记录什么怪物掉什么碎片,下次需要可以再去打(文献笔记) 4、将碎片裁剪缝合打磨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永久笔记) 5、在4中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制作装备武器,自用或者出售(输出)
#
1、不断地打怪(阅读) 2、收集怪物掉落的碎片(闪念笔记) 3、将碎片存起来,记录什么怪物掉什么碎片,下次需要可以再去打(文献笔记) 4、将碎片裁剪缝合打磨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永久笔记) 5、在4中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制作装备武器,自用或者出售(输出)
#
里面有好多关于记笔记的东西,醍醐灌顶的那种。
#
“与自上而下按主题组织的存储系统相比,卢曼卡片盒笔记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越积累越有价值,而不是越积累越乱、越令人困惑。”——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一个同事喜欢做笔记,开会做笔记、产品研究做笔记、学习讲座做笔记,笔记记得满满当当,一本笔记本没几天就用完了。然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她跑来问我,我问她:“你不是记笔记了吗?”她说:“我记是记了,可是我找不到记在哪里了。” 可见为了记而记笔记,是完全无法体现笔记的价值的。 笔记的价值应该在于让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易地找到并使用。 因此,在我看来,笔记作为一种创意“堆肥“,在注重内容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更容易检索和被使用。 想要轻松检索到曾经做过的笔记,就要在记笔记的时候随手建立相应的标签索引。这个标签可以是任何能够让你快速检索到该条笔记的字或词,你不必受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目录所限制。 这些标签索引使得这些笔记自己“生长”成为一张无形的知识网。当你使用某个标签对笔记进行检索的时候,你就可以搜索到某个标签下的一整个笔记网。而你的创意将产生于这张网里。
#
“如果我们不愿意去阐释,就不能从阅读中学习到东西,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卡片笔记写作法》申克.阿伦斯
有的人会因为读了一本书人生发生改变,而有的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是原地踏步呢?同样是读书,差异咋就这么大呢?
要想读书效果好,需要对学到的东西去进行阐释,才能真正从书中学到东西,掌握书中的知识。
如果仅仅是阅读,看上去读了很多书,我们也只是在这些知识家中做客而已,知识的主人还是书。
通过阐释书中的内容,一方面我们内化知识,一方面帮我们查漏补缺,将不理解的未掌握的加强,最终变成知识的主人。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学习同一套课程。其中第一组人学习完要考试,第二组人学习完不需要考试,而是需要给学生讲授学习的课程。
最后两组人同时考试,结果是第二组人的成绩远远高于第一组人。这正好印证了费曼学习法。
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是知识转换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你成为知识主人的过程。#读书# #阅读的温度#
#
《卡片笔记写作法》9/10 笔记系统原本应该是:你学习和收集的东西越多,你的笔记就会越有用,就会有越多的想法组合在一起,并激发新的想法,也就越能轻而易举地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真的是发现了一本好书——《卡片笔记写作法》。 让我对读书做笔记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我以往做笔记,真的就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这样做出来的笔记,要么被我扔到一边再也不会翻看,要么被我翻看以后依然没有新的灵感,也就随手一扔。 我居然从来不知道,笔记和笔记之间还可以链接起来。不同的笔记链接起来,会迸发出新的思想和灵感,这一点,我坦白说,从未体验过。 有书友开玩笑说,读了这本书,有一种前半生完全误解了写作的意义。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一点也不夸张。 上学的时候,没有老师教我们如何做笔记,我又是一个学习自主性很差的人,这样一来,真的误了不少事情。 我记得浮墨笔记创始人少楠在本书的推荐序写,这本书他在2017读英文版的时候,就说对这本书真的是相见恨晚。 想来确实如此,我不奢求读完这本书能像少楠那样有这么大的成就。
最少我应该分清不同类型的笔记要如何做,如何分类,如何在不同的笔记中,链接出更多的新意。
如果可以做到这些,我想于我而言,也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卡片笔记写作法》9/10 笔记系统原本应该是:你学习和收集的东西越多,你的笔记就会越有用,就会有越多的想法组合在一起,并激发新的想法,也就越能轻而易举地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真的是发现了一本好书——《卡片笔记写作法》。 让我对读书做笔记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我以往做笔记,真的就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这样做出来的笔记,要么被我扔到一边再也不会翻看,要么被我翻看以后依然没有新的灵感,也就随手一扔。 我居然从来不知道,笔记和笔记之间还可以链接起来。不同的笔记链接起来,会迸发出新的思想和灵感,这一点,我坦白说,从未体验过。 有书友开玩笑说,读了这本书,有一种前半生完全误解了写作的意义。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一点也不夸张。 上学的时候,没有老师教我们如何做笔记,我又是一个学习自主性很差的人,这样一来,真的误了不少事情。 我记得浮墨笔记创始人少楠在本书的推荐序写,这本书他在2017读英文版的时候,就说对这本书真的是相见恨晚。 想来确实如此,我不奢求读完这本书能像少楠那样有这么大的成就。
最少我应该分清不同类型的笔记要如何做,如何分类,如何在不同的笔记中,链接出更多的新意。
如果可以做到这些,我想于我而言,也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是朋朋,关注我,每天遇见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