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是谁》的思考-我是“无我”-感想4

把我的身份、名字、身体、情绪当做是“我”和“我的”时,文章中说,佛法给了个名字叫作“我执”。

一切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包括家人)只要贴上自我(我的、自己的)的标签,对我们就会具有杀伤力,就会让人恨、让人爱、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

一旦去除“我执”,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有个笑话不是说:“痘痘长在哪里你不难受?”。答案是:“长在别人脸上”。

“我执”还是世间一切是非纷争的根源,如果每个人都是各自抱着这些“我的……”,都是不容侵犯的,自然和他人就会相互抵触,难以和谐。

我们注意观察,其实在生活中处处以“我”、“我的”为中心的人,一般不太可能会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且自己也常常就是那个被别人的我执伤害的“受害者”。很难活得开心快乐幸福。

我们常常说放下,放下不是放弃,不是说不要身体、不要事业、不要家庭,是放下我对这些“我的”东西必须符合我的喜好、感觉和要求的看法。放下对我的身体、名字、身份是恒常的错误认识。

佛法里教我们用“无我”换掉“我执”。“无我”不是没有我了,是没有掉我的错误认识。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无我”的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人。

有首叫《春歌》的歌里唱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里的“挂”字用的特别好,我们的心头本来是干干净净的,是空的(这里我比较浅薄地体会到了一点点什么是空哈)。

本来我们的心头是空无一物,轻松自在的,就像孩子的心。结果不知从哪一天起就开始一件件挂上:“你这样说我就高兴,你那样说我就生气”;“你这样对我我就爱你,你那样对我,我就恨你”;“你听我话我就幸福,你违背我我就痛苦”;“你是我的就该听我的”;“我是你老板,你就该如何如何”;“你是我老公老婆、儿子女儿,你就该如何如何”等等。

一件件“我执”就“挂”上了心头,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我们本来轻松自在的心就变得越来越沉重,被人劝要放下这些时,还觉得哪样都放不下。

“真我”本是那个深沉的大海,但我们却把海面的浪花当成了“我”,如果认识那个“真我”,就不会随着浪花波涛起伏。

“真我”还是云彩背后的虚空,身份、身体、名字和情绪是飘来飘去的云彩。背后的虚空是如如不动的。

所以当我们知道自己的心是深沉的大海和背后的虚空时,就不会成为肉体或情绪的奴隶,不会为肉体的感觉奔忙不休,为情绪的起伏耗尽生命。就能成为生命航船的舵手,成为生命真正的主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因为我们最在乎、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整个生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的。一起床,我要做...
    邵静静阅读 848评论 0 0
  • 上个周末我去佛学院旁边的一座小寺院散心,在大殿前磕头时,一个居士拦住我问:看师傅文质彬彬的,是不是在上佛学院啊?像...
    释续祥阅读 6,442评论 10 19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
    空无之音阅读 829评论 0 2
  • 上个周末我去佛学院旁边的一座小寺院散心,在那座寺院的大殿前磕头时,一个居士拦住我问:看师傅文质彬彬的,是不是在上佛...
    释续祥阅读 4,327评论 3 10
  • 这段时间,我的表达欲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微信群,抑或朋友间的闲聊,都失去了兴致。 我的生活本来是...
    光之工作者sunny阅读 598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