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视阅读
注明:以下内容来自易仁永澄老师的领读《好好学习》中的分享。
1 、检视阅读的前提——主动阅读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这本书的结构是怎么组织的?
这本书讲的对不对,哪里对、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2、检视阅读五步法
1)看包装
书名
主副标题
建议上架类
作者
可参考豆瓣
书封
策划机构
出版社
版次和印数
2)看整体
这本书讲什么的、结构是怎么组织的?4分钟完成
目录
快速提炼结构
尝试推导本书目标
序言
3)看细节
10分钟完成
4)下判断
1分钟完成
5)粗阅读
15-20分钟完成
3、检视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整体和基本内容
产生疑问和兴趣
强调:千万不要陷入细节!
二、检视阅读实践
1、第一本书《好好学习》检视阅读的收获感受
听完永澄老师后尝试了20分钟检视阅读,虽然说是5秒一页,但是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是容易陷入了细节,还是像之前那样想把每一页都看完。
由于在听老师的课之前我已经把这本书看了一半,但是没有看懂的,再次看还是不懂,而且碰到感兴趣的地方,还是停下来看了,陷入细节,没有做到整体阅读。
时间快到了,我还只是把这本书看了一半,后来匆匆把书翻完。按照老师的检视阅读的第一次实践不那么成功。
由于在比较疲惫的状态下看的书,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走神了,而且看的过程中居然还犯困了。又一次认识看书的状态还是比较重要的,要提高看书的效率,精神状态一定得不错。
虽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视频补听完并且完成检视阅读的第一个作业,但是中途还是有不少的分神,会被其他东西分心,所以专注还是很重要的,要带着问题阅读,加强阅读的主动性。
在检视阅读中,我也尝试启用留白工具,不懂的打个问号,但是其实看的过程中很多看似懂了,其实是不懂的,所以留白的工具也没有用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
然而,我意识到这本书可以对我的学习有促进的作用,我需要深入学习这本书。检视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的认知模式如果要跟上的话,需要进行更多的刻意练习。
2、第二本书《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检视阅读的收获
有了第一次检视阅读的经验,这次的检视感觉好多了。
虽然听了老师的课程知道了检视阅读的步骤,但是要真正掌握还是需要进行刻意训练。很多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但是没有经过实践其实是并没有掌握的。
关于这次进行检视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比较熟悉的书,在之前有了解过书中的内容,有听老师的分享课。这次用这本书进行检视阅读,让我重新温习了这本书,很多书中的内容是知道的,但是没有做到。
这次检视阅读的目的更加明确,3秒一页,所以很快就看完了,剩下的8分钟我又针对重点的章节进行阅读和复习。因为书中很多内容,我都有了解过,有些是重新回顾的。
我用20分钟把这本书读完了。如果不是有检视阅读的这个方法,我又会想入一个字一个字,一页不停的阅读的情景中去,花费了好几个小时可能效果和我检视阅读20分钟的差不多,甚至还没有检视阅读的效果好。
我通过这种方法察觉到每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并且很多概念是相通的,似乎可以隐约察觉到底层规律。
总的来说,这次的检视阅读两本书的实践让我知道:
检视阅读是好方法,读书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而是有技巧的读,而且书可以不用读完。
只要这本书能解决你的某个问题,能够促使你的行动改变,更新你的思维模式,这本书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