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4月,灵帝病重了,招大将军何进速速进宫商讨后事。何进原本和张飞一样,家族生意是杀猪卖肉的。因为妹妹长得好,进宫当了贵人,而且她妹妹运气特别好,为皇帝生了个儿子,叫刘辩。刘辩是老大,所以何进的妹妹直接就当上了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妹妹当上了皇后,那哥哥肯定也得是高官厚禄啊。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不可能唯独宠爱何皇后一个人,不久王美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协,这个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何皇后嫉妒王美人,最终用毒酒把她害死了。最毒妇人心,所以千万不要惹女人,尤其是在皇宫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怎一个惊心动魄了得呀!自己女儿尽可能的嫁给寻常百姓吧,千万不要进入这帝王家,有好下场的,太少了!王美人死后,皇子刘协就被汉灵帝的老妈董太后养在了身边,所以,刘协和董太后关系特别好,董太后也特别的疼爱刘协。董太后原本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妻子,因为汉桓帝没有儿子,汉桓帝没有办法,就得从宗族里面找一个男孩继承大统当皇帝,很荣幸,刘宏被选中了。所以刘宏被迎立当了皇帝,刘宏的老妈也进了皇宫,当上了太后。东汉末年的两位皇帝,生育能力很一般,灵帝34年生了2个儿子,还可以,桓帝36年竟然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刘备也是,生育能力和桓帝、灵帝差不多。和他逢人必报的祖宗中山靖王相比,差太远了,中山靖王刘胜活了53年,一共生了120多个子女,按照成年16岁开始算起,平均1年生4个孩子,这能力,着实让人惊叹。
董太后经常劝儿子汉灵帝,让他册立刘协为太子,刘协聪明伶俐,灵帝也非常喜欢他,于是想要册立他。但是中常侍蹇硕提醒道:“陛下您想要立刘协为太子继承大统,那您就得先杀何进,以绝后患,因为何进是大将军,手握重权,没能立他的外甥刘辩为太子,他肯定心生不满,肯定会生出很多是非,到时候,刘协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就不好说了,所以,权宜之计,就是杀了何进。” 灵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招何进入宫,同时让蹇硕做好杀何进的准备;何进刚刚走到宫门口,一人拦住了他的去路,然后低声说道:“大将军不可入宫,蹇硕要杀你。”此人是谁?司马潘隐。他是蹇硕的司马,却为什么向何进告密?一是因为:潘隐与何进是早年故交,两人关系非常好。二是因为:政治斗争就是站队,如今蹇硕要杀何进,他只能选边站。何进赢了,他就是功臣,前途无量,何进要是输了,他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人生的重要选择,就是赌博,赢了,盆满钵满,输了,裤衩不剩!何进听后,大惊!心中不禁大骂:竟有此事?奶奶的,这些个没把的王八蛋。随后回到家中,召集众大臣来研究,如何杀了这些太监。在座的大臣们,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宦官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从汉冲帝和汉质帝开始,经过四五十年的经营,宦官势力,盘根错节,想要一次性把他们杀光,不太可能。倘若我们计划的不够周密,会有灭族风险,所以,请大将军详细策划,谨慎行事。”何进一看,是典军校尉曹操。曹操心想:你何进是不是傻?你想要杀宦官,还这么兴师动众的,你就不怕走漏风声,被十常侍知道?办事不密,怎能成功?难道你忘却了窦武被曹节反杀一事吗?
何进不屑地说道:“你个小辈,知道啥国家大事,坐那喝你的茶得了。”正说话间,司马潘隐匆忙赶来,喘着粗气快声说道:“陛下驾崩了。蹇硕和十常侍商议,暂时秘不发丧,假传圣旨宣何大将军入宫,欲绝后患,然后册立皇子刘协为帝。”话还没有说完,宦官手持圣旨进来了,宣何进进宫,以定后事。曹操再次说道:“事已至此,应该按照传统惯例册立新君刘辩继位,然后计划剿灭宦官。”何进听后,认为曹操所言,甚是妥当。于是站立起来厉声喊道:“谁敢和我一起正君讨贼?”一人挺身站起来说道:“愿借精兵五千,砍开宫门,闯入皇宫,册立新君,尽诛宦官,扫清朝廷,以安天下!”何进巡声望去,原来是司徒袁逢的儿子,袁隗之侄:名绍,字本初,现为司隶校尉。袁绍,袁氏大家族的长子,虽然不是嫡子,但是过继给了自己的伯父袁成,并继承了伯父的爵位,所以,现在他就是袁氏的代言人,他的地位超过了嫡子袁术。袁家四世三公。所谓四世,是指四代人。三公是对三个官职的称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同时统一了官员配置的组织架构,实行了三公九卿制,三公的上司就是皇帝,其中太尉负责军事,丞相负责行政,帮助皇帝管理百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也算是副丞相;东汉时三公的名称分别叫做:司马(或太尉),司徒和司空。袁绍的前四代祖先:袁安是司徒,儿子袁敞是司空,孙子袁汤是太尉,曾孙袁隗是司徒,曾孙袁逢是司空,袁逢就是袁绍的爸爸,
虽然聪明的杨修家族是五世三公,但和袁氏比起来,名望却差得很远,主要原因是:党锢之祸时,袁氏在保护和营救天下士族免受宦官迫害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天下士族都认袁氏为老大,因此,何进能得到袁绍的支持,就是得到了袁氏的支持,甚至是得到了天下士族的支持。袁绍公然支持剿灭宦官,也是为了士族们争取更大的权利。因为,一旦没有了宦官的制约,士族手握的权利会越来越大,他们日后能够得到的利益也会非常多。那曹操为什么跟着起哄呢?别忘了你的爷爷曹腾也是宦官啊?其实道理很简单,曹操的爷爷早就不在了,宦官里也没有他们家族的人,现在消灭宦官,对他们曹家也是有益的。曹操之前剿灭黄巾军有功,被封为济南相,这个时候,他怎么回京城了?还能参加这样的会议?这就不得不说,曹操老爸的聪慧了。曹腾的政治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他知道皇宫要出大事,此时调曹操回来,能够攫取更多好处,所以说,家里有背景,发展就是快呀。有这样的老爹运筹帷幄,自己能少奋斗好多年。那么曹操和袁绍都是校尉,有什么区别吗?曹操是典军校尉,隶属于军队,负责城外安全;袁绍是司隶校尉,类似于武警,负责城内安全。此时曹操和袁绍的行为,都是从大汉的整体利益出发的,他们还是在维护大汉王朝的稳定,他们都是大汉的臣子。然而,随着时势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随之变化!忠诚不是永远的,谁还不想创造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