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如果看多了会发现,凡是能带来启发或者思考的金句、名言都会有对比或者两种以上的表述在其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句话也是如此。知人者智,是指对外相处对象的思考和理解,而自知者明,则是指对内的自我了解与认知。
但是把这句话放出来,并不是要想要简单的是描述知人和知己的重要性和好处,而是想分享换一个视角和方法来看待知人和知己,那就是欣赏长处,悦纳短处,更多地了解他人,懂得欣赏对方的长处,悦纳他人的不足,不仅能够找到自我不足的地方学习他人,更重要的是他能让自己心情愉悦,不用再带着糟糕的视角看待对方的糟粕。对待自己也是如此,平和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欣赏自己的精华,接纳自己的不足。其实如果这一点想通了,对待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你喜欢与自恋的人做朋友还是自卑的人做朋友?其实我们会发现在现实中往往更多的人愿意跟自恋的人做朋友,因为自恋的人往往高看自己几分,而高看自己的人也更愿意高看别人,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而自卑的人往往容易看低自己,也容易看低他人。而问题的核心,其实不在于自己还是他人,而是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而已。
1.穿越到海底的厨师
我们在第一篇的日志中讲过形容食材新鲜的广告,是一幅用路网比喻鱼网,然后上面放满了鱼的形状表示食材刚刚从渔网中捞起来。这个广告就更绝了,直接将厨房与海洋联系到了一起,跳过了中间的食材流通的过程,这样有什么优点呢?直观的新鲜。厨师意味着上菜前的最后一步,而海洋意味着食物的原产地,如果是别家的宣传概念都是产地直采的话,那么这家的广告就变成了南极直上饭桌,与消费者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
2.握手的两只骨头
我们在上几篇讲到过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大屏无处不在”,你会发现优秀的广告作品可以将环境、将产品在特定空间中得到非常好的呈现,到处都可以作为屏幕。而这篇广告就暗藏着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想象无处不在,如果脱离骨头的外在而言,这可以是两根柱子,可以使两把枪,可以是两根胳膊.....当你认识到它是一根骨头而又不仅仅可能是一根骨头时,也许就突破了原来对这样一幅图的看法了,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了。这里用的是比喻义,握手代表着合。
3.汽车遇上酒杯,将会不堪一击
这应该是一条交通公益广告,有趣的表达是它们没有直接表达喝酒容易出车祸,而是夸张的展现了酒杯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车相遇而产生的结果,那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车,遇上了酒都会变成一个样,酒杯很危险,不是因为他会有形的车造成直接伤害,而是让无形的人的意识变的麻醉,从而伤及车辆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你想表达遇到一种东西会有危害时,不妨试试用这种系列相遇法,只要结果是对方不想要的,那么他就会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4.场景带入之形容脏和臭。
功能型广告常常会使用场景化的方法去代入用户场景,告诉用户在实际场景中用到这个会更好。而这里就会有两种打法,一种是补充不足,一种是锦上添花。补充不足即是改善原来的默认不合理的选择,通常思路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你可以使用XXX。图上的洗衣液广告就是如此,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衣着的脏和臭,而用周边的反应来进行环境评价,从而告诉你这样的场景不合理,如果想要达到合理的状态,就使用这款洗衣液吧。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这样补充不足类的广告,找到不合理的场景,尽可能表达这样对用户相关性的危害,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题结束。
这是第25篇日志啦,今天是在候车厅及动车上完成的,期待下次在更好玩的地儿搞定。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