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062:现成的“同备”资源不用,一些老师课堂互动不会用是原因之一
在学校视导检查时,多数学校对于“全区同备一节课”活动资源的使用是很好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一些教师抛之未用。寻找原因,还是一些资源中的做法教师无法完成,譬如一些教师很少使用课件,同备中的媒体资源就无法使用。更多的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些学生活动使用不足,主要原因是平时一些教师依然“霸住”课堂,以教为主的做法在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特别是是最需要“同备”资源的学校和老师,区教研室提供的资源使用的最不好。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的落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师生和生生互动是重要形式,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类课堂教学比赛中,互动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当前,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师控制互动的范围、过程和结果,影响学生思维伸展和自由,互动流于形式,互动质量不高等。
互动分三个维度,一是互动次数,二是互动方式,三是互动质量。没有互动质量,再多的次数也没有价值。有的老师问题过于简单,问题比较零碎,虽然整堂课都是老师唱学生和,但是没有实际上的价值。凡是引不起学生思考和研究的互动都没有意义。
评价互动不能只看次数,还需要看互动的方式和质量。
一、互动方式
1.方式
问答式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一方提问一方回答。问答式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要“二选一”式。纸笔式是一方提出问题,一方用纸笔来回答,多是针对性训练采用的形式。辩论式是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由意见不同的双方进行辩论。互动方式还有很多,但是,课堂经常使用的就是这几种。还有一种是反转式互动,也就是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有的地方称为“小先生教学法”,在课堂中使用的也是较多。
2.互动方式选择的原则性.
一是整体性原则,一次互动能够带动多数人或者全体学生的思考。例如老师提问问题,先叫学生再问问题,互动带动的人数就不如先问问题再叫学生。
二是要注意节约时间,课堂时间有限,互动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时间紧凑。
三是避免互动单一性,始终如一使用一种方式,互动的效果不会太好。老师要注意互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互动质量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主要看质量。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看三个。
一是互动能否引起学生思考。互动方式和内容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才行。过于容易或者过于困难的内容都不适合用来互动。
二是互动要产生质疑和不同意见。结论过于统一的互动质量不会太高。互动就是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老师进而进行点拨和讲解。
三是互动的主体在于学生,老师不能提前设定好路线,不断提醒学生沿着自己预设往前走。有些老师害怕课堂失控,不敢把学生放开,不希望学生出现超出自己备课之外的想法,这样就会导致互动失去最大价值。互动就是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需要给学生思维的自由。
学生之间的互动多是交流和讨论,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升起着很大作用。老师应该在课堂或者课后鼓励学生多进行互动。
对于教学中的互动,互动次数、方式、质量,第一是质量,其次看方式是否合适,最后看互动数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关注互动数量,因为,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