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民间高手的生存智慧
——《俗世奇人》读书分享
《俗世奇人》是一本特别有趣的书,故事短小精悍,读来让人捧腹,读罢又发人深思。
一、手艺人的“绝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书里写了很多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他们高超的技艺让人惊叹,比如“刷子李”和“泥人张”。
刷子李刷墙有个规矩——必须穿一身黑衣,刷完墙身上没有一个白点,这不正是对“艺高人胆大”的最好注解吗?他凭借这个证明自己手艺过硬,让客户一看,心服口服。
泥人张呢,“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观察人世百态,训练自己的技艺。他高超的捏泥人功夫也正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里练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教师也需要练就高超的技能,读书、写作、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应该练习的。所以,不管是手艺人还是我们做老师的,想要在自己的领域站稳脚跟,就得不断打磨技能。
二、高手翻车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书里不光有成功的故事,还有“翻车”的案例,特别有警示意义。
比如蓝眼,可以说是鉴别假画这个行业的大师了,可是他却遇到了让他吃亏的人。“黄三爷是津门造假画的第一高手。”他造了一张假画,让蓝眼落入圈套,使得蓝眼把假画当真画,把真画当假画,最后名声扫地。
还有一个是画画的高手,人称黄金指,用手指作画可谓一绝。可是他却因贬低同行,接到了来自同行的挑战。接受挑战后,他又在作画时动手脚,结果被两位高手一一化解,最后他自己再也没脸待下去,在天津卫灰溜溜地消失了。
我们在赞叹这些奇人高超技艺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行业里藏龙卧虎,保持谦虚才能走得更远。这也让我想到咱们小吾读书会,在这里,大家互敬互爱,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汲取正能量,氛围特别好。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进步着,这是最快乐的事!
三、荒诞又深刻的故事
《俗世奇人》中不仅记载了很多技艺高超的传奇人物,也记载了很多传奇故事,反映世间百态。
《龙袍郑》一文中,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的“龙袍郑”却借名声开起了面鱼店,日进斗金,他做的面鱼成为了天津名吃。
《酒婆》一文中,酒店老板卖了一辈子假酒,没出什么事,后来良心发现要卖真酒,结果却喝死了人。
你说这些故事稀奇不稀奇?读罢唏嘘之余,我不禁掩卷深思。这些故事背后似乎都有深意——“命运无常,世事难料”,有时候你以为的好心,反而可能办坏事。
四、高明的叙事策略
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故事都是以人物命名,但书中的故事,有的以事写人,如《刷子李》通过“黑衣刷墙”的奇事立起人物;有的以人带事,如《酒婆》借人物命运展现世道荒诞;当然,还有很多是分不开的,人是传奇人,事是传奇事,人与事已浑然一体。试想没有苏七块那样的神医,哪来“规矩比天大”的奇事?没有狗不理那样的倔脾气,又怎会阴差阳错创出名牌?
五、冯骥才写作技法探秘
读罢我又细思,作者是如何做到把人物写得如此传神,把故事写得如此精彩动人发人深省的呢?我读出了以下几种写作技法:
第一,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如:
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苏七块“凡来瞧病,无论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第二,精选典型事件。
通过一个核心情节展现人物全貌,如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第三,巧用夸张手法。如:
泥人张“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
语言幽默风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善用细节刻画人物。如:
海张五“挺着肚子,横冲直撞往里走。”一个动作就写出了海张五的狂妄。
第五,善用伏笔、悬念、反转等叙事技巧。如:
《蓝眼》一文中,故事开始就通过卖画人之口交代“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为下文蓝眼落入圈套埋下伏笔;
《酒婆》一文中,酒店老板良心发现开始卖真酒,喝了真酒后的酒婆却被车撞死了,故事结局反转,引人深思。
正是这些手法,让《俗世奇人》既好看又耐读,既是市井传奇,也是人生镜子。
这些“俗世奇人”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关于职业追求与为人处世的永恒智慧。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这些来自市井的人生哲学,反而显得愈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