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新招进来一个同事。
只看简历的话,虽然说不上十分优秀,但起码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做个助理估计也是绰绰有余。面试是我面的,最终老板拍板儿把她招了进来。
刚来,可以看得出,她很拘谨。别人跟她都不熟,因为是我面试的她,跟我还能讲两句——而且,看见现在的她,我总是莫名感觉很熟悉。
正式上班第一天,老板交给她一项任务——拟一份简单的协议,需要自己整合一下,适合对方公司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
虽说之前没怎么处理过这些,但她做这件事的困难之程度,还是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
下午的时候,她应该是被拟协议这件事搞得很颓丧,说想请假——出去走走。
其实跟我说说也就罢了,我又不是老板,倒是十分理解她。
只是没想到下午在跟老板开口的时候,理由也是原封不动的:
“x总,我心情不好,想请假两个小时出去走走。”
Excuse me?心情不好?
原来心情不好也可以拿来当请假的理由的。
说到这儿,我想再说说上面提到的那种“莫名的熟悉”。
开通我自己的公众号的时候,我对它的定位其实是很不准确的,所以在简介里,我的介绍是“一个略显凌乱的地方”。为什么会“凌乱”,因为自己心情好的时候也就罢了,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会十分任性地发一些伤春悲秋的话,说说自己有多孤独,多脆弱,伤感得好像写完就活不下去了一样……有时候自己回头看看写过的心情,都忍不住想恶心一下:真是矫情得很。
并且,关键在于,我似乎一直都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这里就是我写字的地方,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懂我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爱咋咋地吧!
当然,结果就是写文的数量还可以,但总难免显得过于感情用事,没有干货,甚至连鸡汤都没有,有的只是很多负面情绪的宣泄,关注量和阅读量也是少得可怜……
其实,总结上面这两件小事,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呢?那就是——肤浅地显露(负面)情绪——之所以说它“肤浅”,是因为这种任由负面情绪向外游走的行为,会让自己显得像一个毫无情绪控制能力的小孩子,脆弱而又喜怒无常,只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小孩子的脾气大家会容忍,而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事儿就说事儿,没事儿就各自走开,如果是朋友,可以适当分享一下感情,但终究没有人有义务去当我们的情绪垃圾桶,没有人会在毫无利益的情况下,只是去接收我们的脆弱、抱怨、心情不好——人生已经这么辛苦又艰难了,没什么事儿的话,就不要讲那些伤感的废话了。
其实说到底,情绪的流露,还是要分场合的,在因为金钱利益或其他的需要走到一起的地方,便只适合谈与之有关的事,任何个人情绪的不适当的暴露,都在将我们向“低幼”这条路上,推得越来越远。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成人的世界,连温情,都理性到显得冷冰冰的。(没错儿,是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