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胡震亨,出生在书香门第,才识通达,胸怀济世之志。
明万历二十五年中举,后来任合肥知县。在职五年,大兴水利,改革官粮运输,颇多善政。但是随着大明帝国的盛世江河日下,让他逐渐丧失了大展宏图的决心。崇祯末年,任定州知州、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把他最后一丝想要政治报国的希望夺走了。于是他回到自己的老家浙江嘉兴海盐县,隐居读书。
一个深夜,他意外地发现:诗圣杜甫一生创作的诗有一千几百首之多,但实际流传下来的却并没有那么完整!李白才高八斗,但他的诗作更可怜,最惨的说法是只留下了不到十分之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当时的名声也是非常之大,但留传到明代,仅存两首!还有很多像孟浩然、王之焕这样的一些诗人,留存下来的诗更是少之又少。
他翻阅诗集、传记,查找记载的唐诗,对比当时公认最完整的《唐诗纪》,发现开篇高祖的一首诗就漏了,由此推算下去,流传下来的唐诗,失传过半。 而且如果不作整理收集,失传的佳作只会越来越多。他在一首诗中他痛心地感叹道:”传家有集不虚来,墨艳朱明出劫灰。得见衮师洵无匹,慨然公篋为南雷。“
胡震亨决心编一部真正的唐诗全集,为了能让老祖宗地下有知,为了不给后世留任何的遗憾。但是,在只有笔墨纸砚、活字印刷的明朝,想要完成这样一起浩瀚的工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胡震亨花了十余载,呕心沥血,胼手胝足,编纂收录齐了唐朝和五代的诗歌,66岁,一部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临终之前,他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悉心保存,免遭战乱焚毁,等太平之时,将其公之天下。
这本书,就是当代学术界给予极高评价的《唐音统签》!
不得不说,假如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看到的《全唐诗》,当然也没有孩子们捧在手中的《唐诗三百首》,甚至像那些我们口口相传的唐代大诗人,都有可能会被永远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他穷尽毕生精力,重拾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明史》 中却找不到关于他的记载,如今我们了解了他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他应当与日月同辉!
原创声明!侵权删除!
文字:知乎机智的小冯
编写:阿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