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读唐诗之一


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写唐诗、杜甫会有人看。我以为大家爱转的都是仓央嘉措、纳兰容若之类。

记得还是三年前,在写读金庸的专栏时,忽然异想天开想给读者换个口味,写了一点儿关于唐诗的故事,没指望有太多人看。写完已经是深夜,随手发掉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发现稿子在网上已经转得到处都是。只不过大多数都没有了我的名字而已。

后来,自己关于唐诗的文章越来越多,就产生了认真写一本书的打算,并且不走心地对编辑说,半年就交稿。

然后就是一年、两年……有一首老歌的歌词,叫作“不负责任的誓言,年少轻狂的我,在黑暗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些日子里,我推掉了各种活动,放弃了很多休假,埋头在这本书里,稿子却迟迟完不成。

直到第三个年头,意识到这事不能再无止境地拖下去了,人家曹寅编《全唐诗》也才一年呢。这才强迫自己结束全书,完成了最后一篇文章,画上最后一个句号。连书名也无力再斟酌了,决定就叫《六神磊磊读唐诗》。

现在,回头看看过去写作的这两年多,越来越感觉到这是开心的、充实的两年。

因为搬家,我的书房里堆满了杂物,没有办法写作,经常要背着一书包的材料到外面去写。多数时候是坐在咖啡厅里,耳机里放着现代的“动次打次”的音乐,却读着古人的“噫吁嚱”、“之乎者也”的文字和材料,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那些日子里,自己每天的心情也都随着文字在起起落落。当写到杜甫最后的日子里,老朋友们一个个离世,他感叹“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的时候,忍不住湿润了眼眶;当写到韩愈为李贺鸣不平,大声疾呼:父亲叫“晋肃”,儿子就得避讳不能考进士,那父亲如果叫“仁”,儿子是否就不能做人了,此时又忍不住感动。

写这本书,还唤起了以前的不少回忆。

小时候,我很长时间里的最爱,都是小城街头吵闹的游戏厅,并没有特别喜欢唐诗。到了初中,才得到了第一本正儿八经的唐诗集。

记得在杜甫的名下,劈头就是三首《羌村》,第一眼就特别不喜欢。什么“柴门鸟雀噪”“群鸡正乱叫”,一股子泥土味,除了让人想起过年到乡下亲戚家吃饭,那种腊肉堆满海碗,屋外鸡鹅乱叫的情景外,看不出一点儿好。

我于是本能地就不喜欢杜甫,第一眼就喜欢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才是最美的诗啊,那时我坚定地觉得。

唐诗,在那时我的心目中,是由两个阵营的人组成的,或者说是“土洋二元世界”。这两拨人气质迥异,泾渭分明,一拨是靓丽、清新、洋气、白衣飘飘的人,比如李白、杜牧、钱起、许浑,我如果见到,需要向他们拱手;另一拨是沉闷、费解、无聊、灰头土脸的人,比如杜甫、元结、孟郊、张籍,他们弱爆了,连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都写不出来。

后来,唐诗接触得略多了,年纪也慢慢增长了,自己心目中唐诗的样子不知不觉变了。

原先印象里老朽的人渐渐年轻丰润起来,一些枯燥的人渐渐有趣起来,一些严肃的人渐渐诙谐起来。小时候那么嫌弃的《羌村》,居然成了最喜欢的诗之一。

今天的人说起唐诗,经常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顶礼膜拜,上纲上线,不学不是中国人;另一个是觉得枯燥无聊,又不切实用,心里给唐诗发张好人卡,宁愿去找成功学和鸡汤约会。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有任何一种人文学问,是什么“非学不可”的。吓唬谁呢。只不过是错过它们的遗憾程度不同而已。

而唐诗,乃是一种错过它的遗憾指数极高的东西。这么美的风景,你明明懂汉语却没能领略,那不是很遗憾吗?

其实,只要你认识常用汉字,懂得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你就是唐诗的有缘人,你和唐诗的距离,真是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翻墙的人,帮你翻过唐诗那道墙,去折出几枝带露的花来,拿给你看。喜欢的话,你就可以自己去找正门参观。

看这本书会很轻松,以前对唐诗没什么了解也没关系,分不清元稹和元结也没关系,手边上不用放一本诗词格律学,也不用存一部《全唐诗》备着。

只要一路上保持好奇心,敞开心怀,保证前方会有无数好看的风景。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

距离今天大约四百年前,大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公公正权势熏天的时候。

在浙江海盐县,有一位老人默默脱下了官袍,整齐叠好。这是一件绣着精致白鹇鸟的青袍,代表着他是五品官员。

外面有人喊:胡书记,你怎么还不出来?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上任?”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再见了,官场!对于你,我早已厌倦。①我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

“编一部最全的唐诗集,不要再有遗漏,不要再有散佚,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先生的名字——胡震亨。

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不就是编本唐诗的集子,很难吗,用得着这么发狠吗?事实是,在那个年代,真的好难。那时可没有这么多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没有那么多搜索引擎。你要查找一首诗,就要翻无数的书,说不定还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也不一定能抄到。

如果老胡偷懒,不编这本唐诗集,会怎么样?答案是:后果很严重。

那时候,唐诗正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在失传。据胡震亨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失传了一半。

你也许以为: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

呵呵,你以为是你们家菜谱呢?

先问一个好像不太严谨的问题:在所有唐诗里,最牛的是哪一首?可能有不少人会回答:《春江花月夜》,所谓“孤篇压全唐”嘛。那么它的作者是谁?不少读者也能答上:张若虚。

这位张先生写出了这么牛的作品,一定是个大名人了?没错,他当时就被人尊称为“吴中四士”之一。要是拿武侠小说打比方,张先生的江湖地位就算不如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也差不多够“五散人”的级别了。

然而,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先生,到今天留下来了多少诗呢?一百首?八十首?答案令人震惊——只有两首。

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宋代人在编一本乐府诗集时,收录了张若虚的这首诗,②让它得以流传下来。不然,我们压根不会知道这首诗。

此外,唐代的五言绝句里哪一首最牛?有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登鹳雀楼》,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王之涣。

这个王猛人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触目惊心,只有六首。

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白日依山尽”“海上明月共潮生”湮灭失传?

王之涣、张若虚同学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

李白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③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总数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也许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

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了族叔李阳冰,④请他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十卷,然后……失传了。

再说杜甫。这个同样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失传,⑤而他活了多少岁呢?只有五十八岁。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谓大半辈子的诗白写了。

同时期的另一个大腕儿王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开元年间他写了成百上千首诗,最后十成里留不到一成。⑥

还有“初唐四杰”里坐第一把交椅的王勃,没错,就是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那个。他的集子艰难地流传了几百年,终于在明代彻底湮灭。直到明朝都快亡了,人们才从别的图书里找出一些他的诗文,甚至要跑到日本去找一点抄本残卷,攒成集子,让我们感受王勃的风采。

这就好比《金庸全集》全部失传了,你只能跑到六神磊磊的专栏里去找几段金庸原文来过瘾,想想都要哭。

伟大的孟浩然算是幸运的,死了没几年,就有人给他编诗集,但许多诗当时仍然已经散佚。还有伟大的李商隐,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位,曾亲自编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全部失传,没一卷留下来。他的诗是多年之后人们陆续一点点搜求到的。

那些湮灭掉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糟糕,大家才记不住吗?不是的。即便是名动一时、口口相传的诗文,也照样会亡佚。比如唐代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比汉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水平都高。⑦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对不起,没有了,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

又比如晚唐诗人韦庄,不少读者都知道他那首浪漫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但韦庄还有一首非常珍贵的长篇叙事诗,叫作《秦妇吟》,详细描绘了唐末黄巢起义前后的历史画面,其中有一句,是写农民军进入长安后的景象的,尤其有名,叫“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可是《秦妇吟》的全文却不幸亡佚了,宋、元、明、清四代人都没能读到它。万幸的是,后来在敦煌石室发现了一首长诗的抄本,仔细一辨认,居然就是传说中的《秦妇吟》,我们这才有机会见到它的真面目。

不光是诗歌在消失,前人编的各种诗集、诗选也在消失。何况,过去不少学者编诗集有偏见。有的人拼命选盛唐诗,中唐、晚唐的诗选得很少。有的人只爱选些清汤挂面的诗,粗犷豪迈的一首都不选。

在当时,号称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唐诗,叫作《唐诗纪》。胡震亨找到这套书,只翻开第一卷就不满意了:“开篇就把唐高祖李渊的一首诗给记漏了,这也号称是最全的唐诗吗?”⑧

他下定决心:我距离唐朝已经七百年了,再不编一本完整的唐诗出来,我们怎么对得住那些伟大的前辈诗人?

有人不解:老胡,这么难的事情,你一个人干,凭什么能干成?

老胡充满信心:就凭我家的万卷藏书!

所谓“万卷藏书”,一点儿也没有吹牛。他家有一个巨大的藏书楼,叫作“好古楼”,⑨包罗万象,“收藏图书万余卷”。除了藏书,老胡本人的学问也很渊博,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⑩他还涉猎广泛,连兵书都啃,连当时的抗倭名将“刘大刀”刘铤都是他的朋友。

1625年,老胡挽起袖子,干了起来。

“我不但要收录最全的盛唐诗,也要收录最全的中唐诗、晚唐诗、五代诗!

“我不但要收录诗歌,还要整理出每一个诗人的小传、评语,让他们名垂千古。

“我不但要收录完整的诗,还要收入断篇零句,甚至词曲、歌谣、谚语、酒令,什么都不遗漏。”

我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时,每当读到大高手黄裳写《九阴真经》这一段,就往往想起胡震亨老先生编全唐诗的情景来。

秋去春来,无数个昼夜过去了。终于有一天,胡震亨放下了笔,完成了这部著作。此时已经是1635年,他已整整工作了十年。这部巨著,被取名为《唐音统签》。

这部超级大书有一千零三十三卷,按天干之数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十签,不但收录了当时最完整的唐代和五代诗,以及词曲、歌谣、谚语、酒令、占辞等等,还有极其珍贵的文学评论、传记史料,堪称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超级王中王。

更夸张的是,老胡还不过瘾,又用了七年时间,吭哧吭哧写出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杜诗通》两部大书。

这时,已经七十四岁的老人方才露出微笑:我终于完成了一生的梦想。这才叫不辜负我的时代。

这样一个人,《明史》中却没有他的传,各类书籍史料中也没见过他的一篇生平传记传世。但那又怎么样呢?历史无视他,却不敢无视他的巨著,《明史·艺文志》里收录了他不少书。⑪

那么,全唐诗的编纂伟业算是完成了?还早呢。

第二位牛人登场了,他的名字叫作钱谦益。一听到这个名字,估计立刻有人开骂:“呸!大汉奸!千刀万剐他!”

没错,你可以叫他大汉奸。他本来是东林党的领袖,明朝的礼部尚书,⑫却带着老婆投降了清朝,做了大官。不过,“大汉奸”就一定都只做大坏事吗?历史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钱谦益是研究唐诗的大咖。如果当时要成立一个唐诗学院,他老人家铁定要当院长、副院长的。直到今天,你要是想研究杜甫,都没法不读他的注。⑬

老钱也下决心要编一本全唐诗,轰轰烈烈地搞了很多年,大约已编到了数百卷的规模,怎奈天不假年,挂了,没能完成。

他的遗稿遭际很惨。要知道,当时是什么年代?那可是金庸《碧血剑》故事发生的年代,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他的书稿也七零八落,今天丢一卷,明天丢一卷,逐渐亡佚过半,眼看就要丢光了。

幸亏另一个牛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季振宜——我写文章从不会随便提生僻的名字,一旦出现了人名,就说明他确实很重要。

这个人,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不要问我为什么,天才的世界我也不懂。季振宜发现了老钱的残稿,大感兴趣,他接过前辈的火炬,开始了全唐诗的编纂工作。

季振宜来编唐诗,条件得天独厚。之前我们介绍过的胡震亨、钱谦益两位,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但季振宜同学的藏书比他俩人还猛。猛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江南几个最大藏书楼,包括毛晋的“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⑭钱曾的“述古堂”、赵氏的“脉望馆”等,其中许多珍贵的藏品都归他继承了,可谓天下精华集于一身,江湖人送外号“藏书天下第一”“善本目录之王”。

这位季同学还超级有钱,所谓“国朝巨富”,⑮家里豪宅无数、童仆如云都不必说了,光是昆剧戏班就养了三个。正是因为季家人如此豪富,才可以不惜代价地藏书。据说他家里有的书一本就价值六百金。

他家的藏品又牛到什么程度呢?别的不细说,仅举两件他老爹的藏品,你随便感受下:

一件叫作神龙本《兰亭序》,是王羲之《兰亭序》传世最精美的摹本,没有之一。众所周知,《兰亭序》的原本没有了,神龙本《兰亭序》是最珍贵的。

另一件叫作《富春山居图》,没错,就是现在大陆收了一半、台湾收了另一半,林志玲女士在电影里玩命抢的那个绝世大宝贝。

有钱、有书、有斗志,季振宜开始挑灯夜战,全力以赴编全唐诗集。又十年过去了(这些牛人编书,动不动就是以十年计算),他终于编出了一部宏伟的唐诗集,共七百一十七卷,每年他仅是诗人的小传就要写两百篇。

仿佛上天的安排般,在书稿编成的第二年,季振宜就病倒了,很快撒手人寰。

现在,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三位牛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庞大的书稿,只差最后一项工作——把它们合并起来,修补完善,成为理想中的《全唐诗》。

第四个牛人于是出场了。

他是大家的老熟人,金庸《鹿鼎记》的主角之一——小玄子,又称康熙皇帝。他酷爱唐诗,对过去那些唐诗集总觉得不够满意:

“唐人搞的唐诗集子,不够好,toosimple。

“宋人搞的唐诗集子,错漏很多,naive。”

发完牢骚,他撂出狠话:朕,爱新觉罗·玄烨,要把我收藏的所有唐诗集拿出来,搞出一本《全唐诗》,让子孙万世都可以读到!这本书,一定要牛,要猛,要全!

究竟选谁去修书印书呢?他选定了一个人——江宁织造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康熙无比郑重地给了曹寅两部书稿:

“这是季振宜的《唐诗》,这是胡震亨的《唐音统签》,朕都已经集齐了。你拿着它们,去召唤神龙吧!”

公元1705年,在胡震亨编全唐诗整整八十年后,曹寅督率十位饱学的翰林官,在扬州开局修书,大张旗鼓,编纂《全唐诗》。

这是集全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战,可谓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仅仅一年后,曹寅等人就完成了工作,把《全唐诗》放在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很激动,很兴奋。这可是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里唯一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啊!他润笔磨墨,亲自给这部书写下了骄傲的序言: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他可能想起了李白的话:“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现在,朕可以辉映千春了。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对比一下那些同样伟大的武功秘籍吧,从凌波微步到六脉神剑,从九阴真经到北冥神功,都无一例外湮灭了。降龙十八掌到元末就只剩十五掌,最后统统失传。它们的拥有者都是强横的武士,却没能保住这些经典。

相比之下,守护着我们的唐诗的,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他们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他们的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编的书印了毁、毁了印,仍然让五万首唐诗穿越兵燹水火,度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了今天。

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

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

注释

①胡震亨果真没有去做德州知州。《海盐县志》里说他:“升德州知州,州吏持牍来迎,震亨批牍尾以诗,有云:‘自爱小窗吟好句,不随五马渡江来。’谢病不赴。”这人居然在公文上写诗,乱涂乱画。

②今天我们能见到《春江花月夜》,要归功于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里收录了它。被收录的原因十分侥幸,因为《春江花月夜》乃是一首乐府诗。

③李白的诗歌在唐代就亡佚严重。李阳冰《草堂集序》:“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詹锳《〈李白集〉版本源流考》:“李白原稿,在乱离中已十丧其九。”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太白诗文,当天宝之末,尝命魏万集录,遭乱尽失去。及将终,取草稿手授其族叔阳冰,俾令为序者,乃得之时人所传录,于生平著述,仅存十之一二而已。”

④李白一生多次找人给他编集子。魏颢、李阳冰应该都帮他编过集子,可惜不传。

⑤这个损失很大。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杜甫曾自言,他四十岁以前的诗文,‘约千有余篇’,可惜这段时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已经丧佚。今天所谓的杜甫早期诗篇,其实都是中年以后所写。”

⑥《旧唐书·王维传》:“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

⑦任华《杂言寄李白》:“《大鹏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⑧胡震亨老师批评《唐诗纪》没有收录高祖李渊的诗,一通蔑视。但后世以他的《唐音统签》为蓝本的《全唐诗》还是不收李渊的诗。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李渊爷爷自身的水平上吧。

⑨老胡不但自己家里的书多,而且还有许多藏书家朋友,尤其和“汲古阁”主人毛晋关系很好,不时能读到一些珍异的书。

⑩周本淳《胡震亨的家世生平及其著述考略》:“万历十四年丙戌(158年),年十八,中秀才。”“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年二十九。中浙榜举人。”

⑪《明史·艺文志》里收录了老胡的《靖康盗鉴录》一卷,《读书杂录》三卷,《秘册汇函》二十卷,《续文选》十四卷,《唐音统签》一千二十四卷等,不见诗集,很好奇他自己作诗水平究竟如何。读到过两首据说是他的诗,有句“自是龙蛇终有辨,从他牛马暂相呼”,很有个性。

⑫钱老师做的是南明的礼部尚书,姑且也算是明朝。

⑬乾隆皇帝因为讨厌钱谦益,禁了《钱注杜诗》,这一珍贵的著作差点失传。幸亏当时许多学者冒死藏书将其保存了下来。

⑭钱谦益的藏书点很多,有绛云楼、荣木楼、拂水山庄、半野堂、红豆庄等等。

⑮俞樾《茶香室续钞》:“国朝巨富,有南季北亢之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分享一篇六神磊磊读唐诗的其中一篇文章,如有对唐诗感兴趣的可以在得到上订阅阅读。 距今大约四百年前,大明朝天启年...
    Bang_成长之路阅读 1,676评论 0 0
  • 正如作者开篇所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人文学问,是什么非学不可的,只不过错过它们遗憾程度不同而已。而唐诗,正是错过它...
    MioH阅读 981评论 0 3
  •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到了小年了,又要迎来农历新年。坐在电脑前,脑子里浮现的是记忆中浓浓的年味。 少时,家在小...
    麦大婶阅读 450评论 0 0
  • 今年6月,我又拾起了蚂蚁森林玩。因为听朋友说走路也可以获得绿色能量。我想起去年就是因为很难获得绿色能量而放弃...
    为自己喜欢而写阅读 2,795评论 0 1
  • 今天练了胸,二头,腹,大腿 找到了一些肌肉膨胀的感觉,只是还不够强烈。全身覆盖着一层脂肪,吃那么多东西没白吃。 ...
    彩虹君阅读 127评论 0 0